飘萧方外游,缱绻慰迟暮
世味久已疏,何惮鱼生釜。
青阴合广除,似失北门路。
端知鸡在埘,未愧豹隐雾。
飘萧方外游,缱绻慰迟暮。
共待青光来,软语坐良树。
呼风破炎蒸,扣齿却忘虑。
逡巡栖鸟惊,不记衣上露。
临分期屡来,此乐复谁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之仪在仲春时节,远离尘嚣,与友人参寥一同访问其破旧居所,并留宿其中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惜。
首句“及此仲春月”,点明了时间背景,仲春时节,万物复苏,正是出游的好时机。诗人表达了想要远离尘世,进行一次远足的渴望。“颇欲谢远步”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生活感到厌倦,希望摆脱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
接着,“世味久已疏,何惮鱼生釜”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他认为世间的滋味已经不再吸引他,甚至有些厌烦,因此对于回归简朴的生活方式,他并不畏惧或担忧。
“青阴合广除,似失北门路”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幽静与和谐,仿佛置身于一片青翠之中,连方向感都变得模糊,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放松。
“端知鸡在埘,未愧豹隐雾”通过对比鸡与豹的不同生存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而真实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他对隐逸生活的认同与追求。
“飘萧方外游,缱绻慰迟暮”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自然中游荡,享受着晚年的时光,彼此之间的情感深厚,相互慰藉。
“共待青光来,软语坐良树”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诗人与友人期待着晨光的到来,坐在树下轻声交谈,享受着宁静与和谐。
“呼风破炎蒸,扣齿却忘虑”表现了诗人借助自然之力,驱散炎热与忧虑,心灵得到了净化与释放。
“逡巡栖鸟惊,不记衣上露”通过栖息的鸟儿被突然的声音惊扰,忘记了身上的露水,象征着诗人暂时忘却了外界的纷扰,沉浸在自然与友情的怀抱中。
最后,“临分期屡来,此乐复谁与”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能够与友人共享这份快乐的感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以及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