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滩沙鹭起,寻岸浴童歌
出处:《泗上冯使君南楼作》
唐 · 祖咏
井邑连淮泗,南楼向晚过。
望滩沙鹭起,寻岸浴童歌。
近海云偏出,兼秋雨更多。
明晨拟回棹,乡思恨风波。
望滩沙鹭起,寻岸浴童歌。
近海云偏出,兼秋雨更多。
明晨拟回棹,乡思恨风波。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井邑:城镇。淮泗:淮河和泗水。
南楼:南边的楼阁。
过:经过。
滩:沙滩。
沙鹭:白鹭。
起:起飞。
寻岸:沿着岸边。
近海:靠近海边。
云偏出:云层特别突出。
兼:加上。
秋雨:秋雨。
明晨:明天早晨。
拟:打算。
回棹:划船返回。
乡思:对家乡的思念。
恨:遗憾。
风波:风浪。
翻译
城镇连接着淮河和泗水,傍晚时分我走过南楼。沙滩上白鹭翩翩飞起,河边传来孩童戏水的歌声。
靠近海边的云层特别明显,再加上秋雨绵绵不断。
明天早晨我打算划船返回,对家乡的思念只恨这风浪太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淮河边上的一种寂寞孤独的夜晚情景。开头两句“井邑连淮泗,南楼向晚过”勾勒出一片宁静的田园风光和时间的流逝,其中“井邑”指的是乡村里的水井和聚落,“淮泗”则是淮河边的特定地名,而“南楼”则是诗人夜晚行走的地方。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归属感与对故土的眷恋。
第三、四句“望滩沙鹭起,寻岸浴童歌”展示了自然景物中生命的活力和孩子们的欢乐。其中,“滩沙”指的是河中的沙洲,“鹭起”则是大群的鹭在飞翔,而“寻岸浴童歌”则描绘了一幅孩童嬉戏的画面,通过这些生动的细节,诗人表达了对生命之美好的一种赞美。
接下来的两句“近海云偏出,兼秋雨更多”转换了情景和气氛。其中,“近海”暗示着空间的延伸,而“云偏出”则可能是指特定的云彩或云雾,这与后文的“秋雨更多”相呼应,营造了一种湿润而又略带忧郁的情绪。
最后两句“明晨拟回棹,乡思恨风波”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留恋和内心的不舍。其中,“明晨拟回棹”指的是清晨准备归航,而“乡思恨风波”则是说那种对故土的情感在波涛汹涌之中更加浓烈,不忍离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内心的复杂情结,是一首集美好与忧郁于一体的抒情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