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隐沧江转,阶喧玉漏沈
出处:《次韵贺子忱喜雨》
宋 · 李光
天眷周王德,功归傅说霖。
少宽边饷急,聊慰老农心。
雷隐沧江转,阶喧玉漏沈。
西山多爽气,拄笏助清吟。
少宽边饷急,聊慰老农心。
雷隐沧江转,阶喧玉漏沈。
西山多爽气,拄笏助清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光所作的《次韵贺子忱喜雨》,通过描绘喜雨之景,表达了对周王德政与傅说霖泽的赞颂,以及对边疆安宁、农业丰收的期盼。
首联“天眷周王德,功归傅说霖”,开篇即以历史典故入诗,将周王的仁德与傅说的降雨相提并论,寓意着上天的恩赐与贤臣的功绩,为全诗奠定了赞美的基调。
颔联“少宽边饷急,聊慰老农心”,紧承上意,指出这场及时雨对于边疆的安宁和农民的生计有着重要的缓解作用,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
颈联“雷隐沧江转,阶喧玉漏沈”,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了雨后雷声渐远、江面平静的宁静画面,同时以“阶喧玉漏沈”形容时间的流逝,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尾联“西山多爽气,拄笏助清吟”,以西山的清爽之气收束全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景,也暗示了诗人在此美景中得到心灵的慰藉,通过“拄笏”这一动作,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愉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喜雨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社会安定的美好祝愿,以及对贤明君主与贤臣的颂扬,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