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窗半卷南华在,不是刘安枕畔书
出处:《初夏偶成二首》
明 · 张元凯
一室那堪字隐居,十年踪迹混樵渔。
幽篁遗箨妨投履,丛桂成阴好曳裾。
绿水游鱼花落后,青天归鸟月明初。
北窗半卷南华在,不是刘安枕畔书。
幽篁遗箨妨投履,丛桂成阴好曳裾。
绿水游鱼花落后,青天归鸟月明初。
北窗半卷南华在,不是刘安枕畔书。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初夏偶成二首(其二)》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与情趣。首句“一室那堪字隐居”,表达了诗人对静谧书斋生活的向往和满足,一个“那堪”透露出淡淡的自得之情。接下来的“十年踪迹混樵渔”则暗示了诗人长期过着远离尘嚣、与山林为伴的生活。
“幽篁遗箨妨投履,丛桂成阴好曳裾”两句,通过写竹笋生长、桂树成荫的环境,展现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清幽,以及他悠然自得地漫步其中的情景。“曳裾”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轻松自在的姿态。
“绿水游鱼花落后,青天归鸟月明初”描绘了初夏时节的自然景象,流水、游鱼、落花、归鸟和明亮的月光,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寓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
最后,“北窗半卷南华在,不是刘安枕畔书”以典故收尾,刘安是汉代淮南王,以好道著称,此处借指诗人虽然身处简陋,但内心世界丰富,手中所读的并非世俗之书,而是寓意着道家经典《南华经》,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恬淡与高雅,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坚守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