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理佩前哲,孝道永孺慕
一晤一倾怀,琼树凝清露。
世艳扬州鹤,而乃类寒素。
云是严若翁,积金当见怒。
翁才大崒嵂,六籍蚤能富。
回首谢青云,惟以盟鸥鹭。
名理佩前哲,孝道永孺慕。
昆弟乐且耽,千年愧尺布。
九族惇以睦,不殊奏大頀。
玮行嗜如炙,鸿名亦若赴。
邻里薰之良,种德已成圃。
谊高戒吉甫,中岁不再妇。
课子为通儒,探搜破训诂。
理郡露奇颖,芳猷罕能步。
寰宇珍明珠,灵渊应可溯。
烂烂紫泥书,曰以报是父。
家庆流德光,国威藉戎务。
当是趋庭日,干橹灿武库。
皇华飞绛节,五月长江渡。
过里拜慈闱,和气生门户。
久予栖京邸,寸肠感乌哺。
夜诵春晖吟,朝上乞身疏。
辛楚归未得,供张惭道祖。
去去乎鸣卿,华堂袅香雾。
为翁举霞觞,为予歌此赋。
黑发拥诸孙,如川绵寿祚。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曹于汴所作,名为《寄寿徐封君》。诗中充满了对友人徐封君的深情厚谊与敬仰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友人生辰的祝福。
首句“淮水之南北,时与鸣卿晤”,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淮水两岸相会的情景,表达了友情的深厚与频繁。接下来的“一晤一倾怀,琼树凝清露”则通过比喻,将每一次相聚比作珍贵的琼树,凝聚着清露般的深情,形象地展现了两人之间情感的纯净与珍贵。
“世艳扬州鹤,而乃类寒素”两句,运用了扬州鹤的典故,赞美了友人的才华与品德,同时又以“寒素”自谦,体现了诗人谦逊的品格。接着,“云是严若翁,积金当见怒”则进一步赞扬了友人的才学与财富,但同时也暗示了对友人不以财势自傲的赞赏。
“翁才大崒嵂,六籍蚤能富”描述了友人博学多才,早年即已精通六经。“回首谢青云,惟以盟鸥鹭”则表达了友人对官场的淡泊,更愿意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名理佩前哲,孝道永孺慕”赞颂了友人对古代贤哲的崇敬以及对孝道的坚守。“昆弟乐且耽,千年愧尺布”则表达了对友人家庭和睦、兄弟情深的羡慕与敬佩。
“九族惇以睦,不殊奏大頀”强调了友人对家族团结的重视,即使在家族事务中也能展现出卓越的才能。“玮行嗜如炙,鸿名亦若赴”赞美了友人的行为高尚,名声远播。
“邻里薰之良,种德已成圃”表达了友人对周围环境的积极影响,如同播种美德的园地。“谊高戒吉甫,中岁不再妇”则是对友人高尚友谊的肯定,以及对中年生活的珍惜。
“课子为通儒,探搜破训诂”赞扬了友人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学问的深入探索。“理郡露奇颖,芳猷罕能步”则展示了友人在治理地方时的创新与卓越。
“寰宇珍明珠,灵渊应可溯”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誉,如同珍稀的明珠,其影响力深远。“烂烂紫泥书,曰以报是父”则通过描述友人著作的辉煌,表达了对友人成就的敬仰。
“家庆流德光,国威藉戎务”赞扬了友人在家庭与国家层面的贡献,使家风与国威得以彰显。“当是趋庭日,干橹灿武库”则描绘了友人在军事领域的成就,如同武库中的武器,熠熠生辉。
“皇华飞绛节,五月长江渡”描述了友人在重要场合的风采,如同飞舞的绛节,穿越五月的长江。“过里拜慈闱,和气生门户”则表达了友人对长辈的尊敬,以及家庭氛围的和谐。
“久予栖京邸,寸肠感乌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长期陪伴的感激之情。“夜诵春晖吟,朝上乞身疏”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教诲的铭记,以及对仕途的淡然态度。
“辛楚归未得,供张惭道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能及时归家的遗憾,以及对友人道德典范的自省。“去去乎鸣卿,华堂袅香雾”则预示了友人即将离开,留下的是华堂中袅袅升起的香雾。
最后,“为翁举霞觞,为予歌此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酒与歌赋,以表达对友人长寿与幸福的祝愿。“黑发拥诸孙,如川绵寿祚”则祝愿友人头发乌黑,子孙满堂,如同江河般绵延不绝的生命力。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生活、事业、家庭、品德等多个方面的赞美与祝福,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高尚的情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