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锦红翻御赐衣,风流文物近来稀
出处:《和韵寄开城县丞孙大年先生》
明 · 郑真
宫锦红翻御赐衣,风流文物近来稀。
山中共讶前驱过,天上同夸入觐归。
烽火台词谐玉律,古长城调叶清徽。
幽州购得昭仁帖,好寄濠梁水竹西。
山中共讶前驱过,天上同夸入觐归。
烽火台词谐玉律,古长城调叶清徽。
幽州购得昭仁帖,好寄濠梁水竹西。
鉴赏
此诗《和韵寄开城县丞孙大年先生》由明代诗人郑真所作,通过对宫廷服饰、风流文物、烽火台词、古长城调以及昭仁帖的描绘,展现了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与深沉的人文关怀。
首句“宫锦红翻御赐衣”,以鲜艳的宫锦与御赐之衣,渲染出皇家的尊贵与奢华,同时暗含着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接着,“风流文物近来稀”一句,表达了对当前文化风貌逐渐淡薄的感慨,流露出一种对传统文化流失的忧虑。
“山中共讶前驱过,天上同夸入觐归”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人间与天界相联,通过山中与天上的景象,展现出入朝为官者的荣耀与自豪,同时也隐含了对仕途生涯的复杂情感。
“烽火台词谐玉律,古长城调叶清徽”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通过烽火与长城的意象,象征着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同时“玉律”与“清徽”则代表了和谐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秩序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最后,“幽州购得昭仁帖,好寄濠梁水竹西”两句,通过描述诗人从幽州购得昭仁帖,并计划将其寄往濠梁水竹西的情景,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传承,也寄托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社会和谐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是一首富有时代感与人文情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