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前欲冠时,江湖声价已飙驰
出处:《赠徐瓢翁二首 其二》
宋末元初 · 方回
六十年前欲冠时,江湖声价已飙驰。
四灵在昔三曾识,八帙于今百可期。
多难渐惊前辈尽,老怀那许后人知。
何当琴酒灯窗夜,莫说兴亡但说诗。
四灵在昔三曾识,八帙于今百可期。
多难渐惊前辈尽,老怀那许后人知。
何当琴酒灯窗夜,莫说兴亡但说诗。
注释
冠时:指青年时期,即将成年的时刻。江湖声价:指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地位。
四灵:可能指四位知名人士或作品。
八帙:泛指众多著作,‘帙’指书籍卷册。
多难:指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前辈:指前面一代的人,这里可能指作者尊敬的长者。
后人:指后代或年轻的后辈。
琴酒灯窗夜:描绘一种宁静的夜晚,有音乐、美酒和灯光的温馨氛围。
兴亡:指国家或事物的兴衰变迁。
但说诗:强调在这样的夜晚只谈论诗歌,避开现实的纷扰。
翻译
六十年前我正要戴上冠冕的时候,已经在江湖上名声大噪。早年就认识了四位杰出的人物,如今期待着他们的上百卷作品问世。
经历诸多困难让我惊讶,前辈们的成就鲜为人知。
何时能有琴酒相伴的夜晚,只谈诗歌,不提世事兴衰。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友情深厚、文学理想和历史沧桑的感慨之作。诗中“六十年前欲冠时,江湖声价已飙驰”两句,说明诗人早在青年时代就因其才华横溢而声名远播,这种才气与名声并行的境界,是对个人文学成就的一种肯定。接着“四灵在昔三曾识,八帙于今百可期”表达了诗人与同道中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文坛的美好期待。
而在“多难渐惊前辈尽,老怀那许后人知”两句中,诗人抒写了对过往英雄辈出的感慨,以及对于自己年华渐老、后继无人的忧虑。这些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体会。
最后,“何当琴酒灯窗夜,莫说兴亡但说诗”则是诗人在这种历史沧桑与个人情怀交织中所保持的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在这宁静的夜晚,诗人希望能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只谈诗歌,不触及世事的兴衰。这样的生活状态,是诗人内心追求的平和与纯粹。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以及个人情感与文学理想的交织,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情怀和高洁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