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山辟路夹青松,廔阁溪桥曲曲逢
出处:《月夜游太平山》
清末民国初 · 康有为
白沙驰道绝山腰,山断红阑接石桥。
最是万松灯下过,月明山海望深宵。
沿山辟路夹青松,廔阁溪桥曲曲逢。
夜夜月明桥上立,飞泉浩浩劈中峰。
月明山路冷生冰,驰道孤游记得曾。
碧水碧山烟雾里,玲珑楼阁万枝镫。
灵雾神风跨鹤游,苍茫海峤认蓬洲。
欲挟飞仙过东海,瑶台难好不淹留。
最是万松灯下过,月明山海望深宵。
沿山辟路夹青松,廔阁溪桥曲曲逢。
夜夜月明桥上立,飞泉浩浩劈中峰。
月明山路冷生冰,驰道孤游记得曾。
碧水碧山烟雾里,玲珑楼阁万枝镫。
灵雾神风跨鹤游,苍茫海峤认蓬洲。
欲挟飞仙过东海,瑶台难好不淹留。
鉴赏
这两首诗描绘了月夜游历山景的景象,充满了诗意和神秘感。第一首"白沙驰道绝山腰,山断红阑接石桥",写的是月光下的山路蜿蜒曲折,白色的沙道穿过山腰,红阑与石桥相接,景色优美。"万松灯下过,月明山海望深宵"则描绘了在松林中穿行,月光如灯,深夜里遥望山海的深远。
第二首"沿山辟路夹青松,廔阁溪桥曲曲逢",继续展现山路的曲折,沿途有青松相伴,廔阁溪桥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夜夜月明桥上立,飞泉浩浩劈中峰",夜晚的月光下,桥上独立,飞瀑从中峰奔流而下,增添了动态美。
"月明山路冷生冰,驰道孤游记得曾",诗人感受到山路上的寒意,回忆起曾经的独自游历。"碧水碧山烟雾里,玲珑楼阁万枝镫",描绘了山水间的朦胧美,楼阁在月光下犹如万盏灯火,璀璨夺目。
最后一首"灵雾神风跨鹤游,苍茫海峤认蓬洲",诗人想象着乘风跨鹤,穿越云雾,寻找传说中的仙境蓬莱。"欲挟飞仙过东海,瑶台难好不淹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飞翔、探索未知的向往,以及对美景的留恋。
总体来说,康有为的这两首诗以月夜游山为线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理想,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