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凉依井气,眠湿动星文
出处:《海亭夜坐》
宋 · 谢翱
孤身滞海垠,暑溽上南云。
归日喜秋近,愁人畏夜分。
坐凉依井气,眠湿动星文。
故友在山北,音书不得闻。
归日喜秋近,愁人畏夜分。
坐凉依井气,眠湿动星文。
故友在山北,音书不得闻。
鉴赏
这首诗名为《海亭夜坐》,是宋代诗人谢翱所作。通过诗中的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独自一人在海边的亭子中夜坐时的复杂心情。
首联“孤身滞海垠,暑溽上南云”,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孤独处境和所处环境的炎热与潮湿。诗人独自一人滞留在海边的边缘,夏日的湿热空气仿佛随南云飘散,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氛围。
颔联“归日喜秋近,愁人畏夜分”,转折之处,诗人的情感由孤独转向对未来的期待与担忧。他期待着秋天的到来,因为秋天象征着收获与宁静,而对夜晚的恐惧则反映了他对未知和孤独的不安。这种情感的波动,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颈联“坐凉依井气,眠湿动星文”,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夜坐时的场景。坐在凉爽的井边,感受着微风带来的清凉,但睡眠却因潮湿的环境而受到干扰,星星在夜空中闪烁,似乎也在诉说着什么。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能亲身体验到诗人在夜间的静谧与不安。
尾联“故友在山北,音书不得闻”,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身处异乡,与故友相隔山北,无法听到他们的声音,只能通过想象与回忆来慰藉内心的孤独。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增添了诗的哀愁与深情。
整首诗以海亭夜坐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期待与忧虑的复杂心境。谢翱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