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鸟衔珠意,长悬黄鹤楼
出处:《送李南申英三同李方伯之任湖广》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挂帆三十里,相送白蘋洲。
兰芷无多草,潇湘不忍秋。
罗浮怜合体,江汉恨分流。
越鸟衔珠意,长悬黄鹤楼。
兰芷无多草,潇湘不忍秋。
罗浮怜合体,江汉恨分流。
越鸟衔珠意,长悬黄鹤楼。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所作的《送李南申英三同李方伯之任湖广》的第二首,表达了一位朋友即将远行时的深情与不舍。
首句“挂帆三十里”,描绘了友人乘船远行的情景,帆影在水面上划出三十里的距离,预示着离别之远。接着“相送白蘋洲”,点明了送别的地点,白蘋洲上,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情感深厚。
“兰芷无多草,潇湘不忍秋”两句,以自然景象寄托情感。兰芷虽少,却象征着友情的珍贵;潇湘之地,秋意浓重,诗人不忍心看到友人独自面对这样的季节,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和不舍。
“罗浮怜合体,江汉恨分流”中,“罗浮”与“江汉”分别代表了两地,诗人想象着友人与自己如同罗浮山中的伴侣,但又不得不面对江汉的分隔,表达了对分离的无奈与遗憾。
最后,“越鸟衔珠意,长悬黄鹤楼”以越鸟为喻,越鸟思念远方的珠子,象征着友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思念;“长悬黄鹤楼”则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即使友人远去,心中的思念仍如黄鹤楼般高悬不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深情与不舍,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