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若流水,去者不复回
出处:《笞女台歌》
元 · 熊梦祥
荒草堆,燕人号为笞女台。
金源萧后饬宫女,表正壶范出圣裁。
此事庸或有,史笔独不该。
繁华若流水,去者不复回。
后人见遗迹,孰不兴远怀。
閒花野草今犹昔,当时美人安在哉。
金源萧后饬宫女,表正壶范出圣裁。
此事庸或有,史笔独不该。
繁华若流水,去者不复回。
后人见遗迹,孰不兴远怀。
閒花野草今犹昔,当时美人安在哉。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熊梦祥的《笞女台歌》,通过描绘荒草与历史遗迹,表达了对过往繁华与美人命运的感慨。诗中以“荒草堆”开篇,点明地点的荒凉与时间的流逝,燕人称之为笞女台,引出一段历史故事。接着,诗人提到金源时期的萧后,她整顿宫女,制定规矩,展现了女性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角色与影响力。然而,历史记载往往有所选择,留下的是“史笔独不该”的无奈与遗憾。
诗人进一步抒发了对过往繁华如流水般逝去的感慨,“繁华若流水,去者不复回”,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深刻理解。最后,面对眼前的荒草与遗迹,诗人不禁思考“当时美人安在哉”,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命运紧密相连,引发读者对过去美好事物消逝的共鸣与深思。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引子,通过历史故事的叙述,表达了对时间、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