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知重阴例凛厉,幸毕虞袝宵达晨
出处:《十一月十八日同爱苍看雪江亭作》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君昔觞我江亭春,苇海涨绿风日新。
一寒千里今集此,避面西山如畏人。
是何世界费装饰?水帝屑玉龙辇银。
麦田尺泽慰情耳,苦矣无褐周馀民。
故知重阴例凛厉,幸毕虞袝宵达晨。
苍梧之哀天所吊,波及同轨攀号臣。
皑皑万顷洗泪睫,风起不挂城坊尘。
墟头一醉行复别,冥鸿泥迹何新陈?
一寒千里今集此,避面西山如畏人。
是何世界费装饰?水帝屑玉龙辇银。
麦田尺泽慰情耳,苦矣无褐周馀民。
故知重阴例凛厉,幸毕虞袝宵达晨。
苍梧之哀天所吊,波及同轨攀号臣。
皑皑万顷洗泪睫,风起不挂城坊尘。
墟头一醉行复别,冥鸿泥迹何新陈?
鉴赏
这首诗由陈宝琛在清末近现代初创作,题为《十一月十八日同爱苍看雪江亭作》。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江亭相聚的场景,以及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感慨。
首句“君昔觞我江亭春”描绘了往昔的欢聚时光,江亭春色正浓,氛围温馨。接着“苇海涨绿风日新”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芦苇丛生,春风拂过,带来新的生机。然而,接下来的“一寒千里今集此,避面西山如畏人”两句,笔锋一转,描述了当前的寒冷与孤独,仿佛西山也似在躲避人群,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现实的不满。
“是何世界费装饰,水帝屑玉龙辇银”表达了对奢华装饰的讽刺,似乎在批评社会的浮华与虚伪。紧接着“麦田尺泽慰情耳,苦矣无褐周馀民”则转向对民生疾苦的关注,麦田虽小却能慰藉情感,但百姓生活之苦却是无法忽视的事实。
“故知重阴例凛厉,幸毕虞袝宵达晨”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即使天气寒冷,但终会迎来黎明。最后,“苍梧之哀天所吊,波及同轨攀号臣”通过引用典故,表达了对苍梧之哀的同情,同时也暗示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而“皑皑万顷洗泪睫,风起不挂城坊尘”则以雪景的纯净,象征着对社会污浊的净化。最后“墟头一醉行复别,冥鸿泥迹何新陈?”表达了离别的伤感,以及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