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生来,大事济
出处:《五经表》
清 · 洪亮吉
宗生去,大事已。
赵生来,大事济。
彼弃龙头附蛇尾。
才何奇,九州小。
书何奇,五经表。
不处城庐处洲岛。
沮渠据北乞伏西。
自郐以下还无讥。
赵生来,大事济。
彼弃龙头附蛇尾。
才何奇,九州小。
书何奇,五经表。
不处城庐处洲岛。
沮渠据北乞伏西。
自郐以下还无讥。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名为《五经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深刻洞察。
首句“宗生去,大事已”与“赵生来,大事济”,通过“宗生”与“赵生”的更替,形象地描绘了历史进程中的转折点,暗示了新旧交替时的必然性和重要性。这种对比手法在后文多处得以体现,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彼弃龙头附蛇尾。才何奇,九州小。”这里以“龙头”和“蛇尾”为喻,形象地描述了某些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同时,通过“才何奇”表达了对这些人物才能的赞叹,而“九州小”则强调了他们的影响力超越了一般地域的限制。
“书何奇,五经表。”这一句将“书”与“五经表”相提并论,突出了书籍尤其是经典文献在历史记载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通过“何奇”一词,表达了对书籍及其内容的惊叹和敬仰。
“不处城庐处洲岛。”这句诗通过对比城市与岛屿的生活环境,反映了不同生活状态下的价值取向。在古代,城市往往象征着文明与繁荣,而岛屿则可能代表隐逸与自由。这一对比不仅展示了个人选择的多样性,也暗示了对不同生活方式的思考。
“沮渠据北乞伏西。自郐以下还无讥。”这一部分通过列举历史上的具体人物和事件,如沮渠、乞伏等,以及对自郐以下(即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评价,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通过“还无讥”一句,表达了对这一时期历史评价的肯定态度,同时也暗示了对后世历史评价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五经表》通过对历史人物、事件的描绘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人物才能、书籍价值以及生活选择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独特的历史观和文化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