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煌煌召公业,委弃如浮烟全文

煌煌召公业,委弃如浮烟

出处:《咏史二十一首
元末明初 · 刘基
燕昭志报复,金台求俊贤。
下齐如破竹,大耻雪九泉。
六王死灰人,安可与比肩。
奈何骄气盈,妄想彼神仙。
安期不可致,即墨火巳然。
煌煌召公业,委弃如浮烟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所作的《咏史二十一首》中的第六首,以燕昭王励精图治、招揽贤才的历史典故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时局的感慨。

首句“燕昭志报复,金台求俊贤”描绘了燕昭王决心复仇,不惜重金筑台(金台)来吸引天下英才的场景,显示出他的雄心壮志和求贤若渴。

“下齐如破竹,大耻雪九泉”比喻燕昭王伐齐的顺利,如同摧枯拉朽,洗雪了国家的大耻,表达了对燕昭王军事才能的赞扬。

接下来,“六王死灰人,安可与比肩”暗指齐国六王已成亡国之君,无法与燕昭王的成就相提并论,暗示了历史的兴衰更替。

“奈何骄气盈,妄想彼神仙”则批评了某些人的骄傲自满,幻想成仙,不务实际,与燕昭王的务实精神形成对比。

“安期不可致,即墨火巳然”引用安期生的典故,意在说明人才难得,而燕昭王已经有所作为,即墨之战的胜利就是明证。

最后,“煌煌召公业,委弃如浮烟”以召公的功绩被遗忘,比喻前人的努力可能被后人忽视,表达了对历史沉浮的深沉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咏史,既赞扬了燕昭王的英明,也揭示了历史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