腻衣穿不洗,白发短慵梳
出处:《原上新居十三首 其十二》
唐 · 王建
懒更学诸馀,林中埽地居。
腻衣穿不洗,白发短慵梳。
苦相常多泪,劳生自悟虚。
闲行人事绝,亲故亦无书。
腻衣穿不洗,白发短慵梳。
苦相常多泪,劳生自悟虚。
闲行人事绝,亲故亦无书。
注释
懒:不愿意,没有动力。更学诸馀:进一步学习其他的东西。
林中埽地居:在林中过着扫地清居的生活。
腻衣:沾满油渍或尘垢的衣服。
穿不洗:穿着却不洗涤。
白发短:头发花白且短。
慵梳:懒得梳理。
苦相:愁苦的面容。
常多泪:经常流泪。
劳生:辛劳的一生。
自悟虚:自己领悟到人生的虚无。
闲行:闲暇时散步或行动。
人事绝:与世俗之事断绝关系。
亲故:亲戚和老朋友。
无书:没有书信往来。
翻译
懒得再学习其他事物,只愿在林间扫地居住。穿着的衣服污腻了也不洗,短短的白发懒得梳理。
面容常带愁苦,泪水多流,劳碌一生终领悟一切皆空。
闲暇时与世事隔绝,即便是亲戚老友也无书信往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逸生活的景象和心境。"懒更学诸馀,林中埽地居"表明诗人选择了远离尘世、寄情自然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的日常生活变得简单而不羁,如"腻衣穿不洗,白发短慵梳"所示,他对于个人打扮和清洁已无多余的关注。
然而,这种看似平静淡泊的生活背后,诗人内心却充满了对世事的感慨与悲凉。"苦相常多泪"表达了诗人对亲朋好友、过往情深所流下的哀伤泪水,而"劳生自悟虚"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有着深刻的理解。
最后两句"闲行人事绝,亲故亦无书"显示了诗人与世俗的隔绝,以及对亲友的思念之深。尽管没有书信往来,但心中的牵挂和情感的连结是无法切断的。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隐逸生活,反映出一种超脱红尘、自我安慰的心境,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洞察与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