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两相外,嚣寂成乖沴
云里怪石巉,波中古木浣。
晨风鸣高林,烟雾宕空满。
相对尽竟日,过目徒窾窾。
朝贵勋名驰,野贱约心款。
心境两相外,嚣寂成乖沴。
乃有感慨士,兴怀寄繁衍。
凌云登崇台,悲歌恣凄泫。
又有逃虚者,绝物以自善。
豕鹿游无人,俛仰情俱缅。
山色连溪光,红绿春深浅。
万汇体恒玄,至今不可辨。
告汝岩谷居,莫当欣厌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描述云中的怪石、波中的古木、晨风中的高林、烟雾弥漫的空旷,展现了大自然的神秘与无穷魅力。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不同人物在面对自然时的不同心态和情感体验。
“海岳无真幻,古今多修短”,开篇即揭示了自然界变化无常的本质,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复杂。接下来的几句“云里怪石巉,波中古木浣”则具体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奇特与古老,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晨风鸣高林,烟雾宕空满”进一步渲染了清晨森林的宁静与神秘,而“相对尽竟日,过目徒窾窾”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即使再美的景象也只能匆匆一瞥,难以真正把握。
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了社会的不同层面,“朝贵勋名驰,野贱约心款”,对比了权贵与平民在追求名利与内心平静上的不同态度。这种对比引发了对人性、社会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
“心境两相外,嚣寂成乖沴”强调了个体内心的平静与外界喧嚣的冲突,体现了诗人对和谐与平衡的追求。
最后,“乃有感慨士,兴怀寄繁衍”、“凌云登崇台,悲歌恣凄泫”、“又有逃虚者,绝物以自善”分别描绘了诗人自己及他人在面对自然与社会时的不同态度——有的通过创作表达情感,有的选择逃避现实以求心灵的纯净。
“豕鹿游无人,俛仰情俱缅”则以动物的自由自在反衬人类的束缚与无奈,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本质的探索。
“山色连溪光,红绿春深浅”描绘了春天山间景色的美丽与生机,而“万汇体恒玄,至今不可辨”则表达了对宇宙万物奥秘的敬畏与不解。
“告汝岩谷居,莫当欣厌遣”作为结语,提醒人们在面对自然与生活时应保持平和的心态,既不因美景而过分欣喜,也不因困境而过度忧虑,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和谐、平衡与内在平静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