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莲花偈付谁,独携金策欲归时
出处:《送深上人归江南》
唐 · 陆畅
留得莲花偈付谁,独携金策欲归时。
江南无限萧家寺,曾与白云何处期。
江南无限萧家寺,曾与白云何处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留得:保留。莲花:佛教中的象征,常指清净无染。
偈:佛经中的唱词或短诗。
付:给予。
独:独自。
携:携带。
金策:佛教经典,比喻智慧之书。
归:返回。
江南:长江以南地区,泛指中国南方。
无限:无数,众多。
萧家寺:可能指某个以萧姓为主的寺庙。
曾:曾经。
白云:古人常用来象征隐逸或超脱。
何处:哪里。
期:约定,期望。
翻译
我留下莲花般的禅语赠予何人,独自拿着经书准备回归之时。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畅的作品,名为《送深上人归江南》。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泊明志、超脱尘世的情怀。
“留得莲花偈付谁”一句,莲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而“偈”则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经中的颂歌或咒语。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的渴望,却又带有一种无奈和孤独,因为找不到可以分享这份清净之心的人。
“独携金策欲归时”则描绘出诗人持有象征着知识或地位的“金策”,准备返回故乡江南的场景。这里的“金策”可能是对知识分子的尊称,或者是指一种官职的标志。
“江南无限萧家寺”一句,通过提及江南和萧家寺,勾勒出一个遥远而神秘的空间背景。在唐代,江南不仅是一片地理区域,更承载着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萧家寺”则可能是诗人心中的一处净土,是他精神世界中的避风港。
最后,“曾与白云何处期”这句话,则透露出诗人曾经在某个地方与友人约定,或者是在心灵深处与那份超然物外的意境做出承诺。这里的“白云”往往象征着自由自在、超脱尘世的情操。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和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对故乡江南的深厚情感。同时,它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他渴望找到能够理解和分享自己精神世界的人,但那份期待似乎总是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