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门深夏昼,赋诗延众宾
出处:《酬刘侍郎使君》
唐 · 韦应物
琼树凌霜雪,葱茜如芳春。
英贤虽出守,本自玉阶人。
宿昔陪郎署,出入仰清尘。
孰云俱列郡,比德岂为邻。
风雨飘海气,清凉悦心神。
重门深夏昼,赋诗延众宾。
方以岁月旧,每蒙君子亲。
继作郡斋什,远赠荆山珍。
高闲庶务理,游眺景物新。
朋友亦远集,燕酌在佳辰。
始唱已惭拙,将酬益难伸。
濡毫意僶俛,一用写悁勤。
英贤虽出守,本自玉阶人。
宿昔陪郎署,出入仰清尘。
孰云俱列郡,比德岂为邻。
风雨飘海气,清凉悦心神。
重门深夏昼,赋诗延众宾。
方以岁月旧,每蒙君子亲。
继作郡斋什,远赠荆山珍。
高闲庶务理,游眺景物新。
朋友亦远集,燕酌在佳辰。
始唱已惭拙,将酬益难伸。
濡毫意僶俛,一用写悁勤。
注释
琼树:比喻珍贵或优秀的人或事物。葱茜:形容草木青翠茂盛。
英贤:杰出的人才。
出守:指离开朝廷到地方任职。
玉阶人:指朝廷中的官员。
郎署:郎官的官署,古代中央官署的统称。
清尘:比喻高尚的品行。
列郡:各郡,指地方行政区划。
比德:比较品德。
海气:海洋带来的湿润之气。
郡斋:郡守的居所或办公之地。
荆山珍:珍贵的礼物,荆山是产玉之地。
庶务:日常政务。
游眺:游览眺望。
燕酌:宴饮。
佳辰:美好的时光。
始唱:首先吟咏。
拙:笨拙,不擅长。
酬:回应,答诗。
难伸:难以表达。
濡毫:润湿毛笔,准备书写。
僶俛:匆忙,努力的样子。
悁勤:忧虑而勤劳的心情。
翻译
珍贵的树木傲立风雪,葱绿繁茂如同春天。杰出的人才虽去地方任职,原本是朝廷中的高贵之人。
过去常陪侍郎官署,仰望您的清高如尘。
谁说我们都在郡中任职,品德之美岂能成为邻居。
海风带着湿润,带来清凉使人心神愉悦。
重重门户深夏的白天,作诗宴请众多宾客。
因年岁相交已久,常常承蒙君子的亲近。
继续创作郡斋的诗篇,远赠荆山的珍宝。
在政务之余寻找闲暇,游览新景色。
朋友们也从远方聚集,宴饮在美好的时日。
开始吟唱已感笨拙,回应您的诗更觉难以表达。
握笔匆忙,尽力抒发内心的忧虑与勤勉。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名为《酬刘侍郎使君》。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赞美之情。
"琼树凌霜雪,葱茜如芳春。"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寒冷的冬日景象,但却在严寒中显得生机勃勃,这里的“琼树”、“葱茜”都是美好事物的象征,用来比喻诗中的友人,表明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自己的高洁和清新。
"英贤虽出守,本自玉阶人。" 这两句进一步描写了朋友的品德高尚,他虽然身处边远之地,但他的本性如同美玉一般纯净。
接下来的几句“宿昔陪郎署,出入仰清尘。孰云俱列郡,比德岂为邻。”则是说诗人与朋友曾经一起在官府中工作,共享清风明月,即使他们现在相隔遥远,但在品德上也是并肩。
"风雨飘海气,清凉悦心神。重门深夏昼,赋诗延众宾。方以岁月旧,每蒙君子亲。继作郡斋什,远赠荆山珍。高闲庶务理,游眺景物新。"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在炎热的夏日里,感受到了清凉之气,并且在这种氛围中写下了诗篇,邀请众宾共赏。岁月流逝,诗人每次都能得到君子的亲近和关怀,继而又创作了新的诗作,将其远送给远方的朋友作为珍贵的礼物。
最后几句“朋友亦远集,燕酌在佳辰。始唱已惭拙,将酬益难伸。濡毫意僶俛,一用写悁勤。” 则表达了诗人与朋友虽然相隔,但心中仍然有着共同的聚会之乐,虽然已经开始酬答朋友的诗作,但总感觉自己的才华不足以回报友情,所以在写作时感到有些困难和局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人品德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雅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