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断中原谁击楫,秋来多雨独登楼
出处:《己未秋登城北楼》
宋 · 翁泳
脚底江南第一州,台城北上小淹留。
难忘故国千年恨,不尽长江万古流。
目断中原谁击楫,秋来多雨独登楼。
举头忽见长安日,一醉能消太白愁。
难忘故国千年恨,不尽长江万古流。
目断中原谁击楫,秋来多雨独登楼。
举头忽见长安日,一醉能消太白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脚底:立足之地。江南:长江以南地区。
第一州:最繁华的地方。
台城:南京的古城名。
小淹留:短暂停留。
难忘:难以忘记。
故国:故乡、祖国。
千年恨:长久的遗憾。
不尽:无尽。
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
万古流:永远流淌。
目断:远眺。
中原:指中国中部地区。
谁:无人。
击楫:击打船桨,象征奋发向前。
秋来多雨:秋季雨水频繁。
独登楼:独自登高。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代指京城。
日:太阳。
一醉:大醉一场。
太白愁:指李白的豪放诗人的愁绪。
翻译
站在江南的土地上,这里是第一州,我向北前往台城稍作停留。心中难以忘怀的是那千年祖国的哀愁,滔滔长江水永远东流不息。
遥望中原,无人奋楫前行,秋天的雨季里独自登上高楼。
抬头忽然看见长安的阳光,希望能借酒消解李白般的壮志难酬之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翁泳的《己未秋登城北楼》,通过对江南第一州台城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深怀念和历史沧桑之感。首句"脚底江南第一州"点明了地理位置,次句"台城北上小淹留"则写出诗人暂作停留,凝视着眼前景象。
"难忘故国千年恨"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往昔荣光的追忆和亡国之痛,"不尽长江万古流"以长江的永恒比喻历史的长河,暗示了岁月流转而国恨难消。接下来的"目断中原谁击楫"表达了诗人遥望中原,渴望有人能奋起抗争的期待,"秋来多雨独登楼"则描绘出诗人孤独的登楼情景,寓情于景。
最后两句"举头忽见长安日,一醉能消太白愁",诗人借太白醉酒消愁的形象,表达自己在登楼远眺时,希望能借酒暂时忘却心中的愁绪,寄托了对国家统一的期盼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