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居人见月思远人,远人见月将归否全文

居人见月思远人,远人见月将归否

出处:《秋空月
明 · 郑学醇
明月悬秋空,皎皎临窗牖。
望之不可亲,掔之不去手。
一回圆缺一回新,清光大地皆应有。
居人见月思远人,远人见月将归否

鉴赏

这首诗以“秋空月”为主题,描绘了月亮在秋天夜空中的美丽景象,以及它引发的深邃情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亮从悬挂于高空中,到照亮窗前,再到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这一过程。

首句“明月悬秋空,皎皎临窗牖”,描绘了月亮在秋天的夜空中悬挂,其光芒明亮而纯净,仿佛直接照进了窗户。这里运用了“悬”和“皎皎”两个词,生动地表现了月亮的高挂与明亮,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

接着,“望之不可亲,掔之不去手”,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复杂情感。一方面,月亮的美让人向往,但另一方面,它又遥不可及,无法触及。这种既渴望亲近又感到距离的矛盾心理,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一回圆缺一回新,清光大地皆应有”,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月亮的循环变化,无论圆缺如何变换,它的清光都能普照大地。这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规律,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最后,“居人见月思远人,远人见月将归否”,点出了月亮引发的情感共鸣。无论是身处家乡的人还是远离家乡的人,看到同一轮明月,都会产生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甚至会揣测对方是否也在同一时刻抬头望月,期待着团聚。这种情感跨越时空的联系,使得诗歌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深深的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明月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类情感,展现了月亮作为自然现象与文化象征的双重魅力,同时也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深层次的联系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