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诗板在,山莫放童颠
出处:《谨和老人罗山》
宋 · 洪咨夔
自铸铁成错,谁吹灰使然。
俗情床上下,野趣蜜中边。
花艳明光锦,苔痕白打钱。
醉翁诗板在,山莫放童颠。
俗情床上下,野趣蜜中边。
花艳明光锦,苔痕白打钱。
醉翁诗板在,山莫放童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自:自己。铸:打造。
错:错误。
吹灰:吹火使其燃烧。
使然:使之如此。
俗情:世俗的情感。
床上下:床笫之间。
野趣:野外的乐趣。
蜜中边:甜蜜的边缘。
花艳:花朵鲜艳。
明光锦:明光般的织锦。
苔痕:青苔的痕迹。
白打钱:像白铜钱一样的图案。
醉翁:醉翁(指欧阳修,号醉翁)。
诗板:诗篇。
在:存在。
山:山川。
童颠:孩童的狂放。
翻译
自己亲手打造铁器出错,是谁吹灰让它燃烧起来。世俗情感在床笫之间起伏,野外趣味隐藏在甜蜜边缘。
花朵鲜艳如明光织锦,青苔痕迹似白铜钱。
醉翁的诗篇犹在,山啊,别让孩童的狂放无拘无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所作的《谨和老人罗山》,以铸铁为引,寓言深刻。首句“自铸铁成错”形象地比喻人生的坎坷与错误,暗示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理解。次句“谁吹灰使然”则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如同风吹灰烬般难以把握。
“俗情床上下,野趣蜜中边”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的描绘,揭示出世俗情感的复杂多变和生活中的朴素乐趣。前者形容人情冷暖,后者则象征着在平凡中寻觅乐趣。
“花艳明光锦,苔痕白打钱”两句,以花的鲜艳和苔藓的斑驳形成对比,寓意人生繁华与落寞并存,金钱与朴素的价值观。
最后两句“醉翁诗板在,山莫放童颠”借用“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典故,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童真未泯的向往,希望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不受世俗束缚。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寓言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