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寺前别,别来十年馀
生别犹怏怏,死别复何如。
客从梓潼来,道君死不虚。
惊疑心未信,欲哭复踟蹰。
踟蹰寝门侧,声发涕亦俱。
衣上今日泪,箧中前月书。
怜君古人风,重有君子儒。
篇咏陶谢辈,风流嵇阮徒。
出身既蹇屯,生世仍须臾。
诚知天至高,安得不一呼。
江南有毒蟒,江北有妖狐。
皆享千年寿,多于王质夫。
不知彼何德,不识此何辜。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仙游寺:古代的一座寺庙名。十年馀:超过十年的时间。
怏怏:形容心中不快,忧郁的样子。
复何如:又会怎么样。
梓潼:地名,古县名。
死不虚:确实去世了。
踟蹰:犹豫不决,徘徊不定。
寝门侧:寝室的旁边。
箧中:箱子或柜子中。
前月书:上个月写的书信。
古人风:古人的风范,指高尚的品格。
君子儒:有道德修养的读书人。
篇咏:诗歌创作。
陶谢辈:陶渊明和谢灵运,古代著名诗人。
风流:风度翩翩,才情出众。
嵇阮徒:嵇康和阮籍,魏晋时期的名士。
蹇屯:困顿,艰难。
须臾:形容时间短暂。
天至高:形容天意难以揣测。
一呼:一次呼唤,祈求。
毒蟒:这里象征长寿但有害的生物。
妖狐:象征邪恶的狐狸精。
王质夫:人名,此处作为寿命短暂的对比对象。
彼何德:它们有什么德行。
此何辜:为何无辜的你会受害。
翻译
在仙游寺前告别,分别后已经十多年。生离尚且令人忧伤,死别又该如何承受。
有客人从梓潼而来,说你已去世确非虚言。
惊讶疑惑心中难以相信,想哭却又犹豫不决。
在寝室门口徘徊,声音响起泪水也一同落下。
衣上新添的泪水,箱中的上月书信。
怜爱你有古人的风范,重情重义的读书人。
诗文可比陶渊明和谢灵运,风度犹如嵇康和阮籍。
生平遭遇困顿,生命短暂如朝露。
明知天意高深莫测,怎能不向上天呼唤。
江南有长命的毒蟒,江北有作祟的狐狸。
它们寿命超过千年,比王质夫还要长久。
不知道它们有何德行,不明白为何你无辜受害。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哭王质夫》。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哀悼和怀念之情。
诗的开头“仙游寺前别,别来十年馀”设定了一种时间跨度悠长的情境,通过重逢与离别之间的时光流逝,强调了这次别离的特殊性。紧接着,“生别犹怏怏,死别复何如”表达了生离之痛和死别之伤,两者皆难以割舍。
在“客从梓潼来,道君死不虚”一句中,诗人通过一个传递消息的客人来突出王质夫的去世,这个消息对诗人的冲击力度非常大。随后的“惊疑心未信,欲哭复踟蹰”则描绘了诗人得知噩耗后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反应。
“踟蹰寝门侧,声发涕亦俱”一句,则是对上述心理状态的进一步刻画,诗人在门前徘徊,哭声中断,泪水与鼻涕交织,表现了极度悲痛的情感。
“衣上今日泪,箧中前月书”则通过具体的物象——泪水和信件,强化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深。随后,“怜君古人风,重有君子儒”一句,是对王质夫品行的赞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认同。
“篇咏陶谢辈,风流嵇阮徒”则是通过历史上的文学大家来比喻王质夫的文学成就和地位,强调其在文学界的地位非凡。紧接着,“出身既蹇屯,生世仍须臾”一句,则是在表达诗人对王质夫生命短暂的哀叹。
“诚知天至高,安得不一呼”则是诗人在表达对死亡必然性的感慨,同时也是一种无力感的流露。最后,“江南有毒蟒,江北有妖狐。皆享千年寿,多于王质夫。”通过比较那些传说中的长寿之物来凸显王质夫生命短暂的不幸。
整首诗通过对故人生前情谊和死后的哀悼,以及对其文学成就的赞美,展现了白居易深沉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