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一夜月,海内两闲人
出处:《同崔十八宿龙门兼寄令狐尚书冯常侍》
唐 · 白居易
水碧玉磷磷,龙门秋胜春。
山中一夜月,海内两闲人。
等是幽栖伴,俱非富贵身。
尚书与常侍,不可得相亲。
山中一夜月,海内两闲人。
等是幽栖伴,俱非富贵身。
尚书与常侍,不可得相亲。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水碧玉磷磷:形容水清澈而泛着玉石般的光泽。龙门:此处可能指代名胜之地,或者比喻仕途的晋升之路。
秋胜春:秋天的景色或氛围胜过春天。
山中一夜月:在山中度过的一晚,月色皎洁。
海内两閒人:两个人都远离尘世,像在海边的隐士。
等是幽栖伴:都是彼此隐居生活的同伴。
俱非富贵身:都不是拥有财富和地位的人。
尚书:古代官职,这里可能指的是权高位重的人物。
常侍:古代官职,通常指皇帝身边的近臣。
不可得相亲:无法接近或交往这些高贵之人。
翻译
水清澈如碧玉闪烁磷光,龙门的秋天比春天更美好。在山中度过一夜,月色皎洁,我们两人都是世外闲人。
同样是隐居的伴侣,我们都不是富人或显贵。
尚书和常侍这样的高位,我们无法亲近得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同崔十八宿龙门兼寄令狐尚书冯常侍》。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龙门山中相聚时的情景,并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淡泊明志、不慕虚荣的生活态度。
"水碧玉磷磷,龙门秋胜春。" 这两句描绘了龙门山秋天的美丽景色,水清如碧玉,秋日之美甚至胜过了春天,这是诗人对自然之美的高度赞美。
"山中一夜月,海内两閒人。" 山中一夜的明月,与远方朋友之间的心灵相通,虽然距离遥远,但心灵上的交流却如同近在咫尺。
"等是幽栖伴,俱非富贵身。尚书与常侍,不可得相亲。"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官厚禄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友情纯净无私的珍视。尽管诗人和朋友都担任着一定的官职,但他们之间的交往超越了世俗的荣华富贵,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相通。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白居易温婉、真挚的诗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