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尽嘉平馀景刻,年侵彊仕尚沉沦
出处:《次韵工部兄除夕见寄三首 其三》
宋 · 葛胜仲
江城流落岁还新,懒作雕虫问大钧。
月尽嘉平馀景刻,年侵彊仕尚沉沦。
晚持禅悦惟三白,晓簇春盘又五辛。
肯把生涯供烂醉,黎明学不动心人。
月尽嘉平馀景刻,年侵彊仕尚沉沦。
晚持禅悦惟三白,晓簇春盘又五辛。
肯把生涯供烂醉,黎明学不动心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葛胜仲在除夕之夜,面对时光流转、个人境遇与社会期待之间的矛盾心情。诗中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自我价值的反思。
首句“江城流落岁还新”,点明了地点和时节,江城的流落感与新年交替的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接着,“懒作雕虫问大钧”一句,以“雕虫小技”自谦,表达了对自身才华或追求的反思,同时也暗含了对命运的无奈与追问。
“月尽嘉平馀景刻,年侵彊仕尚沉沦”两句,通过时间的流逝来反映个人的困境与挣扎。嘉平是古代农历月份之一,此处指年末,余景刻意味着岁月的尾声,而“年侵彊仕尚沉沦”则表明尽管年岁增长,但个人的处境并未改善,仍在困境中挣扎。
“晚持禅悦惟三白,晓簇春盘又五辛”描绘了诗人除夕夜的生活场景。晚上的禅悦可能是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而“三白”可能指的是雪景,象征着纯洁与希望。清晨时分,准备春盘(传统节日食品)并食用五辛(五种辛辣蔬菜),既体现了节日的习俗,也寓意着迎接新年的活力与生机。
最后,“肯把生涯供烂醉,黎明学不动心人”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思考。他不愿意用酒精麻醉自己,而是选择在黎明时分,学习那些内心平静、不受外界干扰的人们的生活方式。这反映了诗人对精神层面追求的重视,以及对现实困境中保持内心平静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时间流逝、社会角色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