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壑笙竽奏,秦川鹦鹉歌
出处:《刘坝》
明末清初 · 曾畹
乌龙江欲出,刘坝即闻波。
哀壑笙竽奏,秦川鹦鹉歌。
天应一线落,云入九层多。
溪谷人民少,开荒近若何?
哀壑笙竽奏,秦川鹦鹉歌。
天应一线落,云入九层多。
溪谷人民少,开荒近若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乌龙江边刘坝的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
首联“乌龙江欲出,刘坝即闻波”,以动态的视角描绘了乌龙江即将涌出的景象,与刘坝的波涛声相呼应,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氛围。接着,“哀壑笙竽奏,秦川鹦鹉歌”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山谷中的声音比作笙竽之音,秦川的鹦鹉歌唱,赋予自然景观以生命和情感,增添了诗意的韵味。
“天应一线落,云入九层多”则进一步展示了天空与云彩的壮丽景象,仿佛天际线被一条细线切割,云层深邃而繁复,给人以广阔无垠的视觉冲击。最后,“溪谷人民少,开荒近若何?”表达了对溪谷中居民稀少的感慨,以及对他们在如此环境下如何生存的关切,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人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