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凉风举,金塘细草萎
出处:《秋日应诏》
隋末唐初 · 袁朗
玉树凉风举,金塘细草萎。
叶落商飙观,鸿归明月池。
迎寒桂酒熟,含露菊花垂。
一奉章台宴,千秋长愿斯。
叶落商飙观,鸿归明月池。
迎寒桂酒熟,含露菊花垂。
一奉章台宴,千秋长愿斯。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玉树:形容树木秀美。凉风:清凉的风。
金塘:金色的池塘。
细草:细小的草。
萎:枯萎。
叶落:树叶落下。
商飙:秋季的强风。
鸿:大雁。
明月池:明亮的月光下的池塘。
迎寒:迎接寒冷。
桂酒:桂花酒。
熟:成熟。
含露菊花:挂着露珠的菊花。
章台:古代宫殿或官署前的平台。
宴:宴会。
长愿斯:长久的愿望如此。
翻译
玉树在凉风中摇曳,金塘边细草显得枯萎。观赏着落叶,感受着商季的强风,大雁归巢,落在明亮的月池边。
迎接寒冷,桂花酿的美酒已熟,菊花含露低垂。
在章台之上设宴,我祝愿这千年长久的愿望成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诗人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情怀和对未来美好祝愿的渴望。开篇“玉树凉风举,金塘细草萎”两句,以清冷的玉树和细腻的金塘草描绘出秋天的凉意和萧瑟之感,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叶落商飙观,鸿归明月池”则进一步扩展了秋景,将目光投向落叶纷飞的高台,以及大雁归宿在宁静的明月之下,这两句不仅增添了动态和深远感,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向往。
中间“迎寒桂酒熟,含露菊花垂”两句,则转而描写了秋日里人们对抗凉意的温馨场景——暖融的桂酒和沾湿露水的菊花,这些生动的细节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也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小确幸和享受。
最后,“一奉章台宴,千秋长愿斯”则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回忆相结合,诗人通过参加章台之宴的场景,抒发了自己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未来长久祝福的期待。这里的“一奉”表达了一种难得的机会和珍贵,而“千秋长愿斯”则展现了诗人超越时空、渴望永恒的深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精细的景物描写,传递出诗人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生活温馨瞬间的珍视,以及对未来长存愿景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