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里程杨柳岸,瓜洲一水入扬州
出处:《自瓜洲入扬州咏》
清 · 洪繻
飞鸟中流不易还,回头何处认青山。
重重江树茫茫水,山在南徐北顾间。
广储门外水萧萧,舟子江湾号柳条。
画舫珠帘何处是,月明千古照虹桥。
文峰寺外塔湾头,不见淮东胜概楼。
四十里程杨柳岸,瓜洲一水入扬州。
维扬风景不模糊,北郭园林入画图。
杨柳芙蕖无限好,五亭湖外瘦西湖。
重重江树茫茫水,山在南徐北顾间。
广储门外水萧萧,舟子江湾号柳条。
画舫珠帘何处是,月明千古照虹桥。
文峰寺外塔湾头,不见淮东胜概楼。
四十里程杨柳岸,瓜洲一水入扬州。
维扬风景不模糊,北郭园林入画图。
杨柳芙蕖无限好,五亭湖外瘦西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从瓜洲进入扬州沿途的景色,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的细腻观察与赞美。
首联“飞鸟中流不易还,回头何处认青山”,以飞鸟难以穿越江流返回,引出诗人回望时的迷茫,青山在后,似乎已难辨识,营造了一种时空交错、物是人非的感慨。
颔联“重重江树茫茫水,山在南徐北顾间”,描绘了江面树木繁茂,水波浩渺的景象,山峦在远方隐约可见,南徐与北顾之间,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广阔与深邃。
颈联“广储门外水萧萧,舟子江湾号柳条”,转而描写广储门外的江水潺潺,舟子在江湾处呼唤着柳条,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水乡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尾联“画舫珠帘何处是,月明千古照虹桥”,将目光投向夜晚的虹桥,月光如洗,照亮了古老的桥梁,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浪漫。
最后一联“文峰寺外塔湾头,不见淮东胜概楼。四十里程杨柳岸,瓜洲一水入扬州”,点出了文峰寺、塔湾头、淮东胜概楼等地标性建筑,以及沿途四十里杨柳夹岸的美景,最终抵达扬州,表达了诗人对沿途风光的赞叹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从瓜洲到扬州的沿途风光,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人文景观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独特魅力的深刻理解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