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峨贵人山,下有贵人村
出处:《说潮五古十七首》
清 · 丘逢甲
峨峨贵人山,下有贵人村。
桓桓陈将军,将乃出将门。
七闽拓为八,千里张军屯。
至今漳之人,庙祀丰鸡豚。
英灵及台岛,歌舞陈清樽。
我昔瞻遗像,冕旒抑何尊?想见辟土时,仗钺群蛮奔。
抚绥闽越人,舆台皆感恩。
方今重阃寄,边海开雄藩。
海风自西来,山气日氤氲。
欲访山下人,或有将种存。
桓桓陈将军,将乃出将门。
七闽拓为八,千里张军屯。
至今漳之人,庙祀丰鸡豚。
英灵及台岛,歌舞陈清樽。
我昔瞻遗像,冕旒抑何尊?想见辟土时,仗钺群蛮奔。
抚绥闽越人,舆台皆感恩。
方今重阃寄,边海开雄藩。
海风自西来,山气日氤氲。
欲访山下人,或有将种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贵人山及其周边的历史背景,以及对陈将军的崇敬和对其功绩的追忆。诗人首先赞美了贵人山的雄伟和山下的贵人村,然后提及陈将军出身将门,带领军队扩展了领土,驻扎千里,对当地人民产生了深远影响,以至于漳地的人们至今仍以丰盛的祭品祭祀他。陈将军的英灵甚至影响到了台湾,人们在那里举行宴会,表达敬意。
诗人回忆起瞻仰陈将军遗像时的庄重感,想象他在开辟疆土时的威武和指挥若定,安抚了当地的闽越族人,赢得了他们的感激。如今,陈将军的精神被赋予重任,边境海防如雄藩般屹立。海风与山气交织,诗人表达了想要探寻山下是否还有陈将军的后代留存的愿望。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叙事和抒情,展现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地方文化的怀念,体现了丘逢甲深厚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