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如浮云,金玉不为宝
出处:《效阮公诗十五首》
南北朝 · 江淹
十年学读书,颜华尚美好。
不逐世间人,斗鸡东郊道。
富贵如浮云,金玉不为宝。
一旦鹈鴂鸣,严霜被劲草。
志气多感失,泪下沾怀抱。
不逐世间人,斗鸡东郊道。
富贵如浮云,金玉不为宝。
一旦鹈鴂鸣,严霜被劲草。
志气多感失,泪下沾怀抱。
鉴赏
这首诗是江淹的《效阮咸诗十五首·其二》,创作于南北朝时期。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富贵生活的超然态度和个人才华未被发挥的感慨。
"十年学读书,颜华尚美好。"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修养,外貌依旧秀丽,内心充满了知识和智慧的积淀。"颜华"指的是容颜和文采,这里既形容了诗人的外在之美,也暗示了其内在的才学。
"不逐世间人,斗鸡东郊道。" 这两句则表达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态度,不愿意随波逐流地参与世间的喧嚣,如斗鸡等低俗之事。"东郊道"常用来指远离尘嚣的地方,象征着清静和超然。
"富贵如浮云,金玉不为宝。" 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看淡态度,将富贵比作无根的浮云,而视金玉等珍宝如同普通之物。这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欲望的心境。
"一旦鹈鴂鸣,严霜被劲草。" 这两句描绘了自然界突然变化的情景,鹈鴂鸣叫象征着季节的更迭,而严霜覆盖着坚韧的草木,这里的意象传达了一种生命力与自然力的对比和抗争。
"志气多感失,泪下沾怀抱。" 最后两句流露出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不满,因才华未得以施展而感到失落,这种情绪伴随着泪水,让人不禁对诗人的处境产生同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俗与超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凉,以及对于个人才华和理想未能实现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