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教一夜风霜变,均作阳和煦万民
出处:《谢李侍御过访及惠书二首并序》
明 · 陈繗
满道风霜不世尘,晓来吹上布衣身。
谁知凛凛三冬日,自有温温一种春。
守冻却惭江上客,不寒偏属岭南人。
愿教一夜风霜变,均作阳和煦万民。
谁知凛凛三冬日,自有温温一种春。
守冻却惭江上客,不寒偏属岭南人。
愿教一夜风霜变,均作阳和煦万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外界严寒,内心却保持着温暖与希望的情境。首句“满道风霜不世尘”,以“风霜”象征外界的艰难与挑战,而“不世尘”则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扰的超脱态度。接着,“晓来吹上布衣身”,描述了清晨时分,清新的风吹拂在身上,仿佛是大自然的关怀与慰藉。
“谁知凛凛三冬日,自有温温一种春。”这两句诗运用对比手法,将严冬的寒冷与内心的温暖进行对比,强调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心中也应保持希望与温暖。这种内在的温度,如同春天般给人以生机与活力。
“守冻却惭江上客,不寒偏属岭南人。”这里通过对比“守冻”的诗人与“江上客”、“岭南人”,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自省与对他人的同情。诗人可能意识到自己在寒冷中坚守,而他人或许在更艰难的环境中承受着更大的痛苦。这体现了诗人的谦逊与对他人的关怀。
最后,“愿教一夜风霜变,均作阳和煦万民。”表达了诗人希望一夜之间,风霜能变为温暖的阳光,普照大地,温暖万物。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期待,更是对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与乐观,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