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酒阑呼匠氏,访之语纤悉全文

酒阑呼匠氏,访之语纤悉

出处:《游砚山
宋 · 王炎
他山石徒多,器宝匿幽僻。
产璞芙蓉坑,金声而玉德。
冈峦外钩联,地势中断隔。
曲坞八九家,路入羊豕迹。
涧水抱石根,石骨多绀碧。
北山上搀天,南山势蟠伏。
砚工二百指,日凿崔嵬腹。
篝灯砺斧斤,深入逾百尺。
我行冒风雨,周览不知夕。
夜宿茅茨下,青灯照岑寂。
酒阑呼匠氏,访之语纤悉
冰蚕吐银丝,鲛人织雾縠。
巧手琢磨之,价直黄金镒。
断岩半倾攲,旧穴久湮塞。
旁求得他材,饮水不受墨。
坚滑已支庶,粗燥乃臧获。
信知天壤间,尤物神所惜。
罕见固为贵,有亦未易识。
珉玉混一区,语尽三叹息。
摩挲苍藓崖,此言可镌刻。

拼音版原文

shānshíduōbǎoyōu

chǎnróngkēngjīnshēngér

gāngluánwàigōuliánshìzhōngduàn

jiǔjiāyángshǐ

jiànshuǐbàoshígēnshíduōgàn

běishānshàngchāntiānnánshānshìpán

yàngōngèrbǎizhǐzáocuīwéi

gōudēngjīnshēnbǎichǐ

xíngmàofēngzhōulǎnzhī

宿máoxiàqīngdēngzhàocén

jiǔlánjiàngmín访fǎngzhīxiān

qiǎoshǒuzhuózhījiàzhíhuángjīn

duànyánbànqīngjiùxuéjiǔyānsāi

pángqiúcáiyǐnshuǐshòu

jiānhuázhīshùzàonǎizānghuò

xìnzhītiānrǎngjiānyóushénsuǒ

hǎnjiànwèiguìyǒuwèishí

mínhùnjìnsāntàn

注释

他山石:异山的石头。
徒多:很多。
匿幽僻:隐藏在偏僻处。
产璞:产出未经雕琢的美玉。
冈峦:山峦。
砚工:石匠。
崔嵬:高大险峻。
腹:腹部。
篝灯:手持火把。
砺斧斤:磨砺工具。
冒风雨:顶风冒雨。
茅茨:茅草屋。
岑寂:寂静。
匠氏:工匠。
纤悉:详细。
冰蚕:传说中的能吐丝的昆虫。
银丝:银色丝线。
鲛人:神话中的海中生物。
雾縠:轻薄如雾的织物。
价直黄金镒:价值相当于很多黄金。
断岩:断裂的岩石。
湮塞:被埋没。
旁求:四处寻找。
他材:其他材料。
不受墨:不吸墨。
坚滑:坚硬光滑。
支庶:众多。
臧获:奴隶。
尤物:特别珍贵的东西。
神所惜:神明珍视。
罕见:稀少。
易识:容易识别。
珉玉:未经琢磨的玉石。
混一区:混杂在一起。
摩挲:抚摸。
镌刻:雕刻。

翻译

异山石头虽多,珍贵物品藏于偏僻处。
矿坑中产出美玉,如芙蓉般光彩照人,声音如金,品质如玉。
山势蜿蜒,地形切割,阻隔了通路。
弯曲的山谷中有几家人家,小路只留下羊猪的足迹。
山涧流水环绕着石头,石头表面多是深蓝绿色。
北山直插云霄,南山则蜿蜒起伏。
众多石匠每日辛勤挖掘,深入山腹开采。
他们在昏暗中持火照明,挖掘深度超过百尺。
我顶风冒雨前行,游览直到夜晚。
夜晚在茅屋歇息,青灯照见寂静的环境。
酒后唤来工匠,详细询问制作过程。
他们用冰蚕丝和鲛人的雾纱编织出精美的工艺品。
巧手雕琢,价值堪比黄金。
断崖残缺,旧洞废弃,寻找新的材料。
新找到的材料,即使不吸墨也珍贵。
坚硬光滑的石头,粗朴的质地,都是难得的珍品。
确实,天地间这样的珍品,神明都十分珍爱。
因其稀少而珍贵,但识别它们并不容易。
各种玉石混杂在一起,让人感慨万千。
抚摸着长满青苔的崖壁,这些话语值得铭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砚山的景象和心情,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玉石珍品的向往。全诗语言鲜明,想象丰富,通过对山水、岩洞、古木等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诗人首先描写了砚山的壮丽景色,“他山石徒多,器宝匿幽僻”表明砚山不仅岩石众多,而且蕴含着难得的美玉。接着,“产璞芙蓉坑,金声而玉德”则进一步形容了砚山中美玉的珍贵和纯净。

“冈峦外钩联,地势中断隔”写出了砚山的地貌特点,是连绵不断又有着独特的地理结构。下文“曲坞八九家,路入羊豕迹”则描绘了山间的居民和道路的情况,给人一种遥远古朴的感觉。

“涧水抱石根,石骨多绀碧”生动地展示了山间清澈的溪流和坚硬的岩石。紧接着,“北山上搀天,南山势蟠伏”则从宏观上描绘了砚山的雄伟姿态。

“砚工二百指,日凿崔嵬腹”写出了矿工们在山中辛勤劳作的情形,他们每天都在山腹深处开采宝石。下文“篝灯砺斧斤,深入逾百尺”则强调了他们工作的艰难和深度。

“我行冒风雨,周览不知夕”表达了诗人不顾风雨,广泛游历山中的决心和热情。接着,“夜宿茅茨下,青灯照岑寂”则描绘出了一幅夜宿山中,借着微弱的灯光欣赏山水的宁静图景。

“酒阑呼匠氏,访之语纤悉”写出了诗人寻找工匠询问玉石的情况。下文“冰蚕吐银丝,鲛人织雾縠”则形容了玉石经过精心加工的美丽景象。

“巧手琢磨之,价直黄金镒”强调了这些玉器价值连城,堪称珍宝。紧接着,“断岩半倾攲,旧穴久湮塞”则写出了山中古老的矿洞和废弃已久的开采遗迹。

“旁求得他材,饮水不受墨”表明诗人在山间寻找到了不同寻常的材料,这些材料即便是用来染色的也不会变色。下文“坚滑已支庶,粗燥乃臧获”则形容了这些玉石质地坚硬而光滑。

“信知天壤间,尤物神所惜”表达了诗人对这些稀世珍宝的珍视和赞叹。紧接着,“罕见固为贵,有亦未易识”则强调了这些玉石的难得及其价值。

最后,“珉玉混一区,语尽三叹息”写出了诗人对于砚山中美玉的无限赞美之情,而“摩挲苍藓崖,此言可镌刻”则表达了希望这些美好的景象和感受能够永远流传下去。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审美能力,更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向往与探索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