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量空计寻丈,汲海论升斗全文

量空计寻丈,汲海论升斗

出处:《送陈彦群
宋 · 叶适
雨洗蝗蝻馀,凉生疠疟后。
今朝江上峰,净失棼雾垢。
举觞忻有嘱,饯我同年友。
平居多契阔,远别方嗟咎。
大郡得师儒,高文兴孝秀。
雍容入儒雅,磨错见琼玖。
众儒治六学,厥志存不朽。
量空计寻丈,汲海论升斗
因之入簪组,并欲垂篆籀。
公才赋超卓,杰立气愈厚。
火宿无馀烟,果实甘众口。
书来幸细评,副此频矫首。

拼音版原文

huángnǎnliángshēngwànnüèhòu

jīncháojiāngshàngfēngjìngshīféngòu

shāngxīnyǒushǔjiàntóngniányǒu

píngduōkuòyuǎnbiéfāngjiējiù

jùnshīgāowénxīngxiàoxiù

yōngróngcuòjiànqióngjiǔ

zhòngzhìliùxuéjuézhìcúnxiǔ

liángkōngxúnzhànghǎilùnshēngdòu

yīnzhīzānbìngchuízhuànzhòu

gōngcáichāozhuójiéhòu

huǒ宿yānguǒshígānzhòngkǒu

shūláixìngpíngpínjiǎoshǒu

注释

蝗蝻:蝗虫的幼虫。
疠疟:瘟疫。
棼雾垢:纷乱的雾气和尘埃。
同年友:同科考的朋友。
契阔:亲密,关系深厚。
咎:遗憾。
师儒:良师和学者。
孝秀:孝顺的行为。
篆籀:古代的文字。
火宿:星宿名,象征名声。
果实:指成就或作品。
书来:收到的书信。

翻译

雨洗净了蝗虫和疾病后的残迹,带来了凉爽,结束了瘟疫。
今日江上的山峰,清晰可见,没有了纷乱的雾气和尘埃。
举杯欢庆,有特别的祝愿,为送别一同科考的朋友。
平时我们关系亲密,此刻离别更觉遗憾。
大郡有了良师和学者,优秀的文章和孝顺的行为蔚然成风。
他们的举止从容,学问深厚,如美玉般珍贵。
众多学者研究六种经典学问,他们的志向永存不朽。
他们衡量事物广阔无边,讨论学问如同汲取大海,精确到升斗。
因此进入仕途,希望能留下深远的学术贡献。
您的才华超群,气质杰出,更加深沉。
您的名声如同火星,明亮且无人能及,众人皆赞您的成果。
期待您详细评价我的书信,让我频频抬头仰望以表敬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叶适所作,名为《送陈彦群》。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通过描绘雨后江山的清新景象,以及对友人的怀念和赞美,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不舍。

"雨洗蝗蝻馀,凉生疠疟后。" 这两句以雨水洗净天地、生出清凉的情境,开篇设定了一种既有变化又带来生的意象,为下文的温馨情感和学术理念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今朝江上峰,净失棼雾垢。" 这里描绘的是雨后山川的清洁与明净,雾气散去,山峰显现出原有的清晰,这象征着心灵的澄清和精神的高尚。

"举觞忻有嘱,饯我同年友。" 诗人提起酒杯,表达了对朋友的情谊之深,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无法长久相守的哀愁。

"平居多契阔,远别方嗟咎。"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平日难得一见、现在又要远离的朋友的惆怅和不舍之情。

接下来几句:"大郡得师儒,高文兴孝秀。雍容入儒雅,磨错见琼玖。" 描绘了诗人对陈彦群学术上的成就和品德的赞赏,"师儒"指的是学者或教师,"儒雅"则是儒家文化的典范,"磨错见琼玖"则形容其学问渊博,文笔华丽。

"众儒治六学,厥志存不朽。量空计寻丈,汲海论升斗。因之入簪组, 并欲垂篆籀。" 这几句强调了陈彦群在学术上的成就和对未来抱负的期望,以及诗人希望他能够将这些学问传承下去。

最后两句:"公才赋超卓,杰立气愈厚。火宿无馀烟,果实甘众口。书来幸细评,副此频矫首。" 通过赞美陈彦群的才华和气节,以及比喻他的学问如同果实般丰硕可喜,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位朋友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希望他能够不断进步,不断有所成就。

总体来说,这首送别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景物描写和深厚的情谊,展现了一种温馨而又不舍的离别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学问与品德的高度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