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思努力自洁清,群虱皆当远迩播
出处:《和王介甫烘虱》
宋 · 司马光
天生万物名品夥,嗟尔为生至么么。
依人自活反食人,性喜覆藏便垢涴。
晨朝生子暮生孙,不日蕃滋踰万个。
透疏缘隙巧百端,通夕爬搔不能卧。
我归彼出疲奔命,备北惊南厌搜逻。
所擒至少所失多,舍置薰烧无术奈。
加之炭上犹晏然,相顾未知亡族祸。
大者洋洋迷所适,奔走未停身已堕。
细者懦怯但深潜,乾死缝中谁复课。
黑者抱发亦忧疑,逃入幧头默相贺。
腥烟腾起远袭人,袖拥鼻端时一唾。
初虽快意终自咎,致尔歼夷非尔过。
吾家箧笥本自贫,况复为人苦慵惰。
体生鳞甲未能浴,衣不离身成脆破。
朽缯坏絮为渊薮,如麦如麻寖肥大。
虚肠不免须侵人,肯学夷齐甘死饿。
醯酸蜹聚理固然,尔辈披攘我当坐。
但思努力自洁清,群虱皆当远迩播。
依人自活反食人,性喜覆藏便垢涴。
晨朝生子暮生孙,不日蕃滋踰万个。
透疏缘隙巧百端,通夕爬搔不能卧。
我归彼出疲奔命,备北惊南厌搜逻。
所擒至少所失多,舍置薰烧无术奈。
加之炭上犹晏然,相顾未知亡族祸。
大者洋洋迷所适,奔走未停身已堕。
细者懦怯但深潜,乾死缝中谁复课。
黑者抱发亦忧疑,逃入幧头默相贺。
腥烟腾起远袭人,袖拥鼻端时一唾。
初虽快意终自咎,致尔歼夷非尔过。
吾家箧笥本自贫,况复为人苦慵惰。
体生鳞甲未能浴,衣不离身成脆破。
朽缯坏絮为渊薮,如麦如麻寖肥大。
虚肠不免须侵人,肯学夷齐甘死饿。
醯酸蜹聚理固然,尔辈披攘我当坐。
但思努力自洁清,群虱皆当远迩播。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万物:所有生物。名品夥:众多品种。
至么么:非常微小。
依人:依赖他人。
反食人:反过来危害他人。
覆藏:隐藏。
蕃滋:大量繁殖。
踰万个:超过一万。
透疏:穿过缝隙。
缘隙:顺着缝隙。
爬搔:抓挠。
彼出:他方离去。
疲奔命:疲惫不堪。
搜逻:搜寻。
所擒:捕获。
所失:损失。
无术奈:无可奈何。
炭上:在火上。
晏然:安然。
亡族祸:族群灾难。
洋洋:迷失方向。
奔走未停:不停奔跑。
乾死:死于干渴。
缝中:缝隙中。
课:关注。
幧头:帽子。
默相贺:默默庆幸。
腥烟:腥臭烟雾。
袭人:侵扰他人。
初虽快意:起初感到痛快。
咎:自责。
吾家箧笥:我家的箱柜。
慵惰:懒惰。
体生鳞甲:长满鳞甲的身体。
衣不离身:衣物破旧。
朽缯坏絮:破旧的丝绵。
寖肥大:日渐庞大。
虚肠:空腹。
侵人:侵扰他人。
夷齐:伯夷叔齐。
甘死饿:甘愿饿死。
醯酸:醋酸。
蜹聚:蚁群聚集。
披攘:纷乱。
坐:承担罪名。
自洁清:保持洁净。
群虱:群虫。
翻译
大自然孕育众多生命,你出生如此微小。依赖他人生活却反过来危害他人,天性喜欢隐藏却招来污垢。
早晨生子夜晚又添孙,繁衍迅速超过万倍。
穿过缝隙巧妙无比,整夜抓挠难以安眠。
你来我往疲惫不堪,南北逃避搜寻的困扰。
捕获少而损失多,无法驱除只能忍受熏烧。
即使在火上仍安然,彼此不知族群之灾。
大者迷失方向,奔忙中跌倒。
小者胆小躲藏,宁愿死在缝隙,无人问津。
黑色的也心存忧虑,藏在帽子里互相庆幸。
腥臭烟雾弥漫,时常沾染他人,甚至吐在袖口。
起初虽痛快,最后自责,灭族之祸并非你的过错。
我家原本贫穷,更因懒惰受苦。
身体长满鳞甲无法沐浴,衣物破烂不堪。
破旧的丝绵成了藏污纳垢之地,日渐庞大。
空腹难耐只得侵扰他人,岂能效仿伯夷叔齐饿死。
蚁群聚集本是自然,你们纷乱我却承担罪名。
只应努力保持洁净,群虫不论远近都将远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生动的场景,通过对虱虫行为的细致观察,抒发了人世间的种种哲理。诗中对虱虫的形态、习性进行了刻画,如“依人自活反食人”、“晨朝生子暮生孙”等句,展示了虱虫的繁殖能力和寄生特性。
诗中的语言丰富多变,从“透疏缘隙巧百端”到“腥烟腾起远袭人”,每一句都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同时,诗中也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如“体生鳞甲未能浴,衣不离身成脆破”暗示了物我两忘的艰辛,而“虚肠不免须侵人,肯学夷齐甘死饿”则透露出生存竞争的残酷。
诗人的情感在最后几句得到了释放:“但思努力自洁清,群虱皆当远迩播。”这里流露出的不仅是对清净生活的向往,更是对于世间污浊的批判和超脱。整首诗通过对虱虫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种种无奈与对纯洁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