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然挂禅床,妙用夫岂浅
宋 · 苏轼
未来不可招,已过那容遣。
中间见在心,一一风轮转。
自从一生二,巧历莫能衍。
不如袖手坐,六用都怀卷。
风雷生謦欬,万窍自号喘。
诗人思无邪,孟子内自反。
大珠分一月,细绠合两茧。
累然挂禅床,妙用夫岂浅。
中间见在心,一一风轮转。
自从一生二,巧历莫能衍。
不如袖手坐,六用都怀卷。
风雷生謦欬,万窍自号喘。
诗人思无邪,孟子内自反。
大珠分一月,细绠合两茧。
累然挂禅床,妙用夫岂浅。
注释
未来:指尚未到来的时间。已过:已经过去的事情。
见在:当前、眼前。
风轮:比喻时间或思绪的流转。
一生二:指天地的生成,也可理解为对立面的产生。
六用:佛教术语,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风雷生謦欬:风吹雷动,发出类似咳嗽的声音。
孟子:儒家代表人物,以性善论著称。
大珠:象征智慧或重要的事物。
妙用:深奥的用途或内在的力量。
翻译
未来的时光无法召唤,已经过去的无法挽回。心中所见的当下,如同风车般逐一旋转。
自从天地分化,精妙的历法也无法详尽描述。
不如静坐,将六根清净,一切放下。
风雷之声如咳嗽,万物仿佛都在喘息。
诗人心中无邪念,如同孟子自我反省。
大珍珠分割了满月,细绳却能串起两个蚕茧。
这颗大珠悬挂在禅床上,其中的奥妙岂是肤浅的。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名为《明日南禅和尚不到,故重赋数珠篇以督之》。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以及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
"未来不可招,已过那容遣。" 这两句表达了对未来不可预知和过去无法挽回的无奈感受,暗示着要珍惜当下。
"中间见在心,一一风轮转。" 这里强调的是内心的觉察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
"自从一生二,巧历莫能衍。" 这句话用数学上的“一”和“二”比喻生命的有限性,即使再精巧也无法延长寿命。
"不如袖手坐,六用都怀卷。"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其自然的心态,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不被外界所干扰。
接下来的几句“风雷生謦欬,万窍自号喘。诗人思无邪,孟子内自反。” 描述了自然界的威力,以及诗人的清醒思考和儒家思想中的自我反省。
最后,“大珠分一月,细绠合两茧。累然挂禅床,妙用夫岂浅。” 这几句通过对佛珠的描写,表达了禅修中的宁静与专注,以及这种修行带来的深刻意义和实际应用。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有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感慨,也蕴含着苏轼独特的人生哲学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