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书依旧西入阙,壮心潜与青云期
出处:《送进士万知古》
宋 · 释智圆
经明行修徒尔为,一名屡点春官闱。
时之不利非战罪,归山且著老莱衣。
清时贫贱诚堪耻,侏儒太饱朔方饥。
男儿会有及亲禄,安能泉石久低眉。
束书依旧西入阙,壮心潜与青云期。
秋风袅袅孤魂断,古道迢迢去马迟。
骥称其德不称力,神骏唯应伯乐知。
时之不利非战罪,归山且著老莱衣。
清时贫贱诚堪耻,侏儒太饱朔方饥。
男儿会有及亲禄,安能泉石久低眉。
束书依旧西入阙,壮心潜与青云期。
秋风袅袅孤魂断,古道迢迢去马迟。
骥称其德不称力,神骏唯应伯乐知。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圆为送别进士万知古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勉励和对世事的感慨。首联“经明行修徒尔为,一名屡点春官闱”赞扬了万知古学问精深、品行端正,但功名之路并非易行,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颔联“时之不利非战罪,归山且著老莱衣”安慰朋友,指出时运不佳并非个人过错,建议他暂且退隐山林,过上淡泊的生活。
颈联“清时贫贱诚堪耻,侏儒太饱朔方饥”揭示了社会现实的不公,富贵者在太平时期尚可忍受贫贱,而边疆之人却饱受饥寒。诗人借此表达对社会公正的期待。尾联“束书依旧西入阙,壮心潜与青云期”鼓励万知古继续追求仕途,抱有远大志向,期待他能在朝廷有所作为。
最后两句“秋风袅袅孤魂断,古道迢迢去马迟”描绘了送别的场景,秋风吹过,孤魂般的友人离去,马蹄声在古道上渐行渐远。结句“骥称其德不称力,神骏唯应伯乐知”以千里马自比,强调真正的才德需要像伯乐这样的识才者来发现和赏识。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祝福,又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人才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