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看浴出如枯木,我自无心类死灰
出处:《长干寺同刘宫苑浴 其一》
宋 · 张舜民
人看浴出如枯木,我自无心类死灰。
在处秋风吹鬓发,不堪更上雨花台。
在处秋风吹鬓发,不堪更上雨花台。
注释
人:指代某女子。看:观察。
浴出:从水中出来。
如:像。
枯木:形容干枯的树木。
我:诗人自己。
自:自己。
无心:心如死灰,没有感情。
类:类似。
死灰:比喻极度消沉的心情。
在处:无论在哪里。
秋风:秋季的风。
鬓发:两鬓的头发。
不堪:难以忍受。
更上:再登上。
雨花台:地名,可能有哀伤或历史意义。
翻译
人们看到她从水中出来像枯木一般,我则心如死灰,毫无情感。无论身处何处,秋风都会吹乱我的头发,我无法再承受去登那风雨中的雨花台。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张舜民所作,名为《长干寺同刘宫苑浴》。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和淡然。
"人看浴出如枯木"一句,通过将自己比喻成枯木,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在他人眼中的萧瑟孤寂之态,彰显了一种被冷落、被世隔的感觉。"我自无心类死灰"则表达了诗人内心对名利得失的淡漠,无意与世俗争斗,只愿保持一颗平常心。
接下来的"在处秋风吹鬓发,不堪更上雨花台",通过描写秋风轻拂头发和不忍心在雨中踏入花台的情景,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受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这里的“不堪”表明诗人的内心对于再次经历世事变迁的无奈与抗拒。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生与死、枯木与秋风,抒发了诗人面对现实、自然和生命态度的深刻感悟。其语言简洁,意境幽深,是一首蕴含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