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里有归路,彷佛游化城
出处:《胥泽民招饮二首 其二》
宋 · 孙觌
苍茫夜气合,渺渺风露清。
篮舆兀醉梦,翩若孤雁征。
老马志万里,络首丧其生。
十年饱刍豆,立仗不敢鸣。
自识酒中趣,承辞身后名。
皎皎一片心,不受宠辱惊。
清风悲永夜,万窍同一声。
醉里有归路,彷佛游化城。
篮舆兀醉梦,翩若孤雁征。
老马志万里,络首丧其生。
十年饱刍豆,立仗不敢鸣。
自识酒中趣,承辞身后名。
皎皎一片心,不受宠辱惊。
清风悲永夜,万窍同一声。
醉里有归路,彷佛游化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夜晚饮酒后的沉思景象,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人生、对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首句“苍茫夜气合,渺渺风露清”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清冷,营造出一种深邃的氛围。接着,“篮舆兀醉梦,翩若孤雁征”以醉酒后恍惚的状态,比喻心灵的自由与孤独,仿佛一只孤雁在夜空中翱翔,寓意着追求自由与独立的精神。
“老马志万里,络首丧其生”通过老马的形象,暗喻那些虽有远大志向却因束缚而无法实现的个体,表达了对束缚与自由的对比思考。“十年饱刍豆,立仗不敢鸣”则以马长期被喂养却不敢发出声音,象征着个体在某种体制或环境下的沉默与压抑。
“自识酒中趣,承辞身后名”揭示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领悟,即在世俗的名利之外,寻找内心的真正乐趣与满足。“皎皎一片心,不受宠辱惊”强调了保持内心纯净,不为外界荣辱所动的价值观。“清风悲永夜,万窍同一声”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清冷,以及万物共鸣的景象,象征着内在情感的共鸣与宇宙的和谐。
最后,“醉里有归路,彷佛游化城”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醉酒状态,但内心却有着清晰的方向感,仿佛在游历化城(佛教中的理想之城),暗示着精神上的归宿与超越。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由、价值的深刻思考和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