褰衣涉远道,负耒正逍遥
出处:《夏日田家四首》
明 · 张名由
蓐食茅茨下,鸣鸡尚萧萧。
褰衣涉远道,负耒正逍遥。
种豆不成顷,阴曀不终朝。
飘忽风雨至,归农趣危桥。
其雨复其雨,豆稀草葽葽。
丛林戴胜降,女桑多长条。
褰衣涉远道,负耒正逍遥。
种豆不成顷,阴曀不终朝。
飘忽风雨至,归农趣危桥。
其雨复其雨,豆稀草葽葽。
丛林戴胜降,女桑多长条。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名由的《夏日田家四首(其三)》描绘了夏日清晨农夫的生活场景。首句“蓐食茅茨下,鸣鸡尚萧萧”展现了农人早起在简陋茅屋中简单进食,鸡鸣声犹带清晨的凉意。接着,“褰衣涉远道,负耒正逍遥”写农夫提起衣裳,踏上田间小路,扛着农具,神情自得其乐。
然而,接下来的诗句转折,揭示了农事的艰辛:“种豆不成顷,阴曀不终朝。”豆苗生长缓慢,阴云密布预示着可能的风雨,暗示了农民对天气变化的担忧。最后一句“飘忽风雨至,归农趣危桥”,形象地描绘了风雨突至,农夫急忙赶回家,走过摇摇欲坠的小桥的情景。
诗的后半部分“其雨复其雨,豆稀草葽葽”进一步渲染了雨势之大和作物生长的困难,而“丛林戴胜降,女桑多长条”则以自然景象收尾,通过戴胜鸟的降落和女桑树上长长的枝条,寓言般地表达了生活的不易与希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田家的生活,既有田园风光,又流露出农人的辛劳与期待,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