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见稗官成野史,懒携草具问湖船
出处:《赵宾旸唐师善见和涌金城望次韵五首 其五》
宋末元初 · 方回
胪唱曾叨殿上传,末班遥望御炉烟。
貂蝉公不施霖雨,虮虱臣能补漏天。
羞见稗官成野史,懒携草具问湖船。
旧街灯火元宵近,无复遨头夜市穿。
貂蝉公不施霖雨,虮虱臣能补漏天。
羞见稗官成野史,懒携草具问湖船。
旧街灯火元宵近,无复遨头夜市穿。
注释
胪唱:吟咏。曾:曾经。
叨:承受。
殿上传:宫殿之上。
貂蝉:古代官职名,比喻官员。
公:指官员。
不施霖雨:未能普降恩惠。
虮虱:比喻小人物,这里指自己。
稗官:指小说家或记载琐事的史书作者。
野史:未经官方认可的历史记录。
懒:懒得。
草具:简陋的用具。
元宵:中国传统节日,正月十五。
无复:不再有。
遨头:古代对市集领导者的称呼。
夜市:夜间市场。
翻译
曾在宫殿上吟咏,身处末班遥望御炉升烟。公正的官员未能普降甘霖,卑微臣子却尽力弥补天灾。
羞于见到小说家编成野史,懒得携带用具去湖边询问船只。
旧街上的元宵灯火已近,不再有昔日夜晚市场热闹穿梭。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属于唐诗风格。开篇“胪唱曾叨殿上传,末班遥望御炉烟”两句,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宫廷生活的怀念和向往。"貂蝉公不施霖雨,虮虱臣能补漏天"则是借用古代神话故事,比喻自己虽然能力有限,但仍尽力而为,表达了一种自谦与自励的情感。
中间两句“羞见稗官成野史,懒携草具问湖船”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往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稗官"指的是古代负责记录史事的小官,这里用来比喻自己可能成为被后世记载的历史人物,而"羞见"则表达了一种自卑之情。
最后两句“旧街灯火元宵近,无复遨头夜市穿”描绘了即将到来的元宵节(上元节,即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为元宵节、元夕、灯节)景象,以及诗人对于昔日繁华夜市生活的怀念。"无复遨头夜市穿"则表达了现在已无法再次体验那种欢乐场景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回忆,历史的反思和节日氛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