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出处:《把酒对月歌》
明 · 唐寅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我当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我当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拼音版原文
(
注释
说:指描写月亮。仙去:对人死的委婉说法。
李白诗:指李白的《把酒问月》一诗。
安:怎么。
料应:即应该料想到……。
天子船:指杜甫《饮中八仙歌》中咏李白的诗句:“天子呼来不上船”句。
长安眠:指杜甫《饮中八仙歌》中咏李白的诗句:“长安街上酒家眠”句。
姑苏:苏州的别称。
梅花:一作“桃花”
翻译
月亮在李白之前就有,但只有李白的诗歌写月亮写的最好。如今李白已经离开人世仙去,明月在天上已经又有了多少圆缺?
今天的人仍在吟颂李白的诗,明月也还像李白生前的那时。
我学着李白对着明月饮酒,月亮和李白又怎么能得知?
李太白既能作诗又能喝酒,我如今也喝百杯作诗千首。
我虽然羞愧没有李白的才华,但料想明月应该不会嫌我陋丑。
我也不曾登上天子船,我也不曾到过长安眠。
住在苏州城外一间茅屋里,无数桃花盛开月光撒满天。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寅的《把酒对月歌》,以李白为引,表达了诗人自我抒怀的情感。首句“李白前时原有月”,暗示李白与月亮的不解之缘,接着通过李白的仙去,引出月亮的永恒与变迁,“月在青天几圆缺”描绘了月亮的自然流转。诗人借古人李白赞美月亮,又自比李白,“我当李白对明月”表达出对月夜诗意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诗人虽然自谦无李白之才,但坚信月亮不会嫌弃他的平凡,“月不嫌我丑”流露出豁达的人生态度。他选择在姑苏城外的茅屋中,独自饮酒赏月,享受清静,“万树桃花月满天”则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李白和月亮为纽带,融合了对月夜诗意生活的向往、自我价值的认同以及对自然与宁静的热爱,展现了唐寅独特的个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