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五云万里天九重,玉皇深拱蓬莱宫全文

五云万里天九重,玉皇深拱蓬莱宫

出处:《圣笔石湖大字歌
宋 · 杨万里
石湖仙人补天手,整顿乾坤屈伸肘。
尔来化作懒卧龙,簸弄珠玑漱琼玖。
五云万里天九重,玉皇深拱蓬莱宫
岂无九虎守阊阖,北门半扉当朔风。
夜令云师敕风伯,鞭起卧龙湖底月。
湖水卷上天中央,却烦北门护风雪。
仙人驭风乘绿云,玉宸殿上朝帝真。
帝将北斗酌天酒,冰桃碧藕脯麒麟。
传呼玉蜍吸银浦,黟霜调冰浇月兔。
洒成羲画河洛书,白璧一双浮雨露。
石湖二字天上归,奎星壁宿落山扉。
昭回下饰吴花草,姑苏台前近太微。
诗人不直一杯水,自是渠侬命如纸。
教人妒杀石湖仙,手揽星辰怀袖底。

拼音版原文

shíxiānréntiānshǒuzhěngdùnqiánkūnshēnzhǒu

ěrláihuàzuòlǎnlóngnòngzhūshùqióngméi

yúnwàntiānjiǔzhònghuángshēngǒngpéngláigōng

jiǔshǒuchāngběiménbànfēidāngshuòfēng

lìngyúnshīchìfēngbǎibiānlóngyuè

shuǐjuànshàngtiānzhōngyāngquèfánběiménfēngxuě

xiānrénfēngchéng绿yúnchén殿diànshàngcháozhēn

jiāngběidòuzhuótiānjiǔbīngtáoǒulín

chuánchúyínshuāngtiáobīngjiāoyuè

chénghuàluòshūbáishuāng

shíèrtiānshàngguīkuíxīng宿luòshānfēi

zhāohuíxiàshìhuācǎotáiqiánjìntàiwēi

shīrénzhíbēishuǐshìnóngmìngzhǐ

jiàorénshāshíxiānshǒulǎnxīngchén怀huáixiù

注释

石湖:指代石湖仙人。
补天手:比喻石湖仙人的神力。
屈伸肘:形容轻松自如的动作。
懒卧龙:形容仙人闲适的状态。
九虎:象征天宫的守护者。
阊阖:天宫的门。
北门:此处指天宫北门。
朔风:北方寒冷的风。
云师:掌管云的仙人。
风伯:掌管风的仙人。
卧龙湖底月:月光下的湖景。
玉宸殿:天宫的主要殿堂。
北斗酌天酒:以北斗七星为酒杯斟酒。
黟霜:黑色霜,可能指月色。
石湖二字天上归:石湖的名字似乎源自天界。
奎星壁宿:二十八星宿中的两个。
昭回:星辰运行的样子。
姑苏台:古代吴国的著名建筑。
命如纸:形容命运脆弱。
手揽星辰:掌握星辰,形容石湖仙人的非凡能力。

翻译

石湖仙人有补天的神力,轻轻摆动手臂就能整顿天地
如今他化为懒散的卧龙,玩弄着珍珠和美玉
在那万里五彩祥云之上,玉皇居住在蓬莱宫深处
天宫虽有九只猛虎守护大门,但北门半开抵挡寒风
夜晚,仙人命令云师和风伯,唤醒湖底的月亮
湖水被卷向天空中央,北门又守护着风雪
仙人驾驭风,乘坐绿色云朵,在玉宸殿拜见真君
真君以北斗七星斟酒,赐予冰桃、碧藕和麒麟肉
呼唤玉蟾蜍汲取银河之水,用黟霜调和冰块浇灌月兔
这些美景如同羲和的画卷,书写在河洛之间
白璧如露珠般浮在空中,石湖之名仿佛来自天界
奎星和壁宿的光芒落在山门前,映照着姑苏台和太微星
诗人虽未得到一杯水,命运却像薄纸般脆弱
人们嫉妒石湖仙人的生活,他能掌握星辰藏于袖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圣笔石湖大字歌》。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颂扬道家仙人和神话故事的诗作,其中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哲理。

开篇“石湖仙人补天手,整顿乾坤屈伸肘”即设定了一种宏大的宇宙观念,描绘出一位道家仙人以神奇的手法修补天空、调整宇宙秩序的情景。这里的“石湖仙人”可能是指道教中的某位神仙,而非特指历史上的某个人物。

接下来的“尔来化作懒卧龙,簸弄珠玑漱琼玖”则进一步展现了这种超自然的能力,将自己化身为一条慵懒的龙,在天界中嬉戏,以神秘宝石为玩物。

“五云万里天九重,玉皇深拱蓬莱宫”描绘了一种仙境的壮丽景象,其中“玉皇”通常指的是道教中的最高神——玉皇大帝,而“蓬莱宫”则是传说中神仙居所之一。

“岂无九虎守阊阖,北门半扉当朔风”则可能暗示了一种对宇宙秩序的保护和维护,其中“九虎”可能象征着力量与威严,而“北门半扉当朔风”则表现出一种抵御外界邪恶之风的意象。

“夜令云师敕风伯,鞭起卧龙湖底月”、“湖水卷上天中央,却烦北门护风雪”两句继续强化了仙人与自然力量之间的联系,以及对宇宙和谐状态的维持。

随后的“仙人驭风乘绿云,玉宸殿上朝帝真。帝将北斗酌天酒,冰桃碧藕脯麒麟”则是对仙境生活的一种描绘,其中“玉宸殿”、“北斗”、“冰桃”等元素都充满了道教文化的符号意义。

“传呼玉蜍吸银浦,黟霜调冰浇月兔。洒成羲画河洛书,白璧一双浮雨露”这两句诗中,“玉蜍”、“银浦”等词汇继续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仙境气氛,而“洒成羲画河洛书”则是对古代圣人伏羲和黄帝的一种文化引用,表达了对宇宙规律的尊重。

诗的最后,“石湖二字天上归,奎星壁宿落山扉。昭回下饰吴花草,姑苏台前近太微。诗人不直一杯水,自是渠侬命如纸。教人妒杀石湖仙,手揽星辰怀袖底”则是对仙境的再次颂扬,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物质世界的超脱和对于精神追求的执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精美的语言,展现了一种以道家思想为核心的宇宙观和仙境构想,是一篇集哲理与艺术于一身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