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都几日,何事苦嚣然
出处:《悟禅三首寄胡果 其二》
唐 · 元稹
百年都几日,何事苦嚣然。
晚岁倦为学,闲心易到禅。
病宜多宴坐,贫似少攀缘。
自笑无名字,因名自在天。
晚岁倦为学,闲心易到禅。
病宜多宴坐,贫似少攀缘。
自笑无名字,因名自在天。
注释
百年:一生,指人的一辈子。都几日:能有多少天,强调时间的有限。
何事:为什么,什么事情。
苦嚣然:苦苦地忙碌、纷扰。
晚岁:晚年,年老的时候。
倦为学:厌倦学习,不再热衷于学问。
闲心:清闲的心境,无杂念的心态。
易到禅:容易达到禅的境界,倾向于禅修。
病宜:生病时适宜,对病情有好处。
宴坐:静坐,打坐修行。
贫似:像贫穷一样,此处指生活简朴。
少攀缘:减少对外物的追求和依赖。
自笑:自我嘲笑,自嘲。
无名字:没有名声,不为人所知。
因名:因此命名,给自己起名。
自在天:这里指一种超脱自在的精神状态或自我称号。
翻译
一生能有多少天,为何要苦苦忙碌不停。年老时厌倦了学习,清闲的心容易转向禅修。
生病时适合多静坐,贫穷让我少有攀比之心。
自嘲没有显赫名声,因此命名自己为自在天。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收录在他的《悟禅三首寄胡果》中的第二首。全诗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人生苦痛以及晚年生活状态的深刻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心态。
"百年都几日,何事苦嚣然。" 这两句通过对比时间的长短和生命的短暂,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苦痛的无奈与感慨。"百年"指的是人的平均寿命,而"都几日"则是在强调这短暂的人生中,每一天都是宝贵的。后半句中的"嚣然"字眼,形容一种痛苦和烦恼的情绪。
"晚岁倦为学,闲心易到禅。"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到了晚年,因精力耗尽而不再追求物质上的成功与知识的积累,而是转向内心寻找平静和安宁。"晚岁倦为学"意味着到了晚年,学习和追求知识已然感到疲惫不堪;"闲心易到禅"则表明诗人在心灵上寻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这种宁静是通过禅修得来的。
"病宜多宴坐,贫似少攀缘。" 这两句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这种生活态度。"病宜多宴坐"表达的是在身体不佳时,更应该安静休息,而不是过于劳累;"贫似少攀缘"则是在说尽管物质上可能并不富裕,但也无需过于计较和追求,这种生活状态反而让人感到一种解脱。
"自笑无名字, 因名自在天。" 这最后两句诗,则是诗人的自嘲与超然。"自笑无名字"表明诗人对于自己在世间没有留下显赫的名字和成就持有一种自嘲的心态;而"因名自在天"则表达了一种超脱物质世界的精神自由,即便是没有名声,心灵也能飞翔在天地之间。
整首诗通过对比、反思和超然,展现了元稹晚年对于生命、学问、疾病、贫穷以及精神自由的一系列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