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乡昨夜人争道,南斗文光烛地明
出处:《酬董文玉宫谕过访用前韵》
明 · 谢迁
三径秋风草乱生,候门连日讶官旌。
云霄回首十年别,甲第联名两世情。
剩水残山宜老朽,玉堂金马属豪英。
海乡昨夜人争道,南斗文光烛地明。
云霄回首十年别,甲第联名两世情。
剩水残山宜老朽,玉堂金马属豪英。
海乡昨夜人争道,南斗文光烛地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迁所作的《酬董文玉宫谕过访用前韵》。诗中描绘了秋风萧瑟,草木零落的景象,以“三径秋风草乱生”开篇,营造出一种寂寥而深沉的氛围。接着,“候门连日讶官旌”一句,通过官府的旌旗,暗示了来访者的身份和尊贵,同时也反映了主人对来访者的意外与惊喜。
“云霄回首十年别,甲第联名两世情”两句,表达了诗人与来访者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两人分别多年后的重逢之感。这里不仅有个人情感的抒发,也蕴含着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慨。
“剩水残山宜老朽,玉堂金马属豪英”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与权贵生活的不同态度。前者“剩水残山”象征着年老体衰后的淡泊与宁静,后者“玉堂金马”则代表了权力与荣华,两者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最后,“海乡昨夜人争道,南斗文光烛地明”两句,描绘了一幅热闹非凡的场景,通过“人争道”和“文光烛地明”的描述,既表现了来访者受到的热烈欢迎,也暗含了对知识与文化的推崇。同时,将“南斗文光”与“烛地明”相联系,进一步强化了对文学与智慧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来访者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深刻洞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