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剪春生万卷堂,一花知胜几萤光
出处:《猗绿惠烛》
宋 · 许棐
剪剪春生万卷堂,一花知胜几萤光。
痴儿不识半行字,只解高烧照海棠。
痴儿不识半行字,只解高烧照海棠。
鉴赏
这首诗《猗绿惠烛》由宋代诗人许棐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的一幕温馨场景。
“剪剪春生万卷堂”,开篇以“剪剪”形容春天的轻柔与生机,巧妙地将春天的气息引入了“万卷堂”这一充满知识与文化的场所。这里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象征着知识的海洋和智慧的殿堂。春天的到来,仿佛给这个充满书香的世界注入了新的活力,预示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一花知胜几萤光”,接着诗人以一朵花的绽放来比喻知识的光芒,与前句形成对比。一朵花的美丽与光彩,虽不及萤火虫的微光众多,却能以其独特的魅力照亮周围,象征着知识与智慧在特定场合下也能发挥出巨大的影响力。这里暗含了对知识价值的深刻理解,即即使是最微小的知识点,也能给人带来光明和启示。
“痴儿不识半行字,只解高烧照海棠”,最后两句则以一个“痴儿”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这个“痴儿”虽然不懂得书中的文字,但却懂得点燃蜡烛来照亮海棠花,以此来获取知识的光芒。这种对知识的单纯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体现了人类对于知识和美的永恒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春天的美好、知识的价值以及人类对于知识和美的追求,充满了诗意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