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元祚浸衰帝北狩,一传再传不自持全文

元祚浸衰帝北狩,一传再传不自持

出处:《准噶尔歌
清 · 阿克敦
缅惟有元主中夏,版图日拓朝外夷。
西塞四种厄鲁特,驼马牛羊分牧之。
种类之中准噶尔,善于牧马日蕃滋。
部落酋长课勤最,屡降丹书晋太师。
元祚浸衰帝北狩,一传再传不自持
额参强盛收蒙古,土木之变是所为。
元帝子孙号戴荫,剪伐厥后威更施。
嗟彼喀尔喀,实乃有元之本支。
叛虏不臣肆侵扰,涣散奔走何惨凄。
圣祖纳降诛有罪,噶尔丹灭无孑遗。
兄子策旺遁西域,苟安于世饰诈欺。
子济父恶惟恃远,跳梁小丑亦太迷。
我武维扬歼逆寇,年来胆落望风磨。
将士鼓勇思奋击,直捣其巢及此时。
帝曰普天之下皆赤子,虽在殊俗忍视歧。
按兵不杀俟悔悟,予以自新一介驰。
好生之德洽苍昊,蠢尔悦服中心移。
表上谢过遣贡使,臣得遭逢千载奇。
天时人事详审度,臣敢拜手以献升平诗。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阿克敦的《准噶尔歌》描绘了清朝时期对准噶尔部族的治理与征服。诗中提到元朝的统治影响,准噶尔部在元朝版图中占据重要位置,尤其是善于养马的部落首领。然而,随着元朝衰落,准噶尔逐渐强大,如额参和土木之变中的角色,挑战了朝廷权威。

清朝圣祖康熙皇帝果断平定喀尔喀叛乱,消灭了噶尔丹势力,使得准噶尔部的策旺逃往西域,但仍存欺诈之心。康熙帝主张仁政,不急于杀戮,而是给予悔过自新的机会。诗中表达了对康熙皇帝宽容政策的赞美,认为他的好生之德感化了异族,准噶尔部最终臣服并遣使谢罪,诗人对此深感荣幸,并以此诗歌颂太平盛世的到来。

整首诗通过历史叙述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清朝对边疆民族的管理和教化,以及康熙帝的仁德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