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居士深深说,青眼胡僧远远传
出处:《山居诗二十四首 其十八》
唐 · 贯休
业薪心火日烧煎,浪死虚生自古然。
陆氏称龙终妄矣,汉家得鹿更空焉。
白衣居士深深说,青眼胡僧远远传。
刚地无人知此意,不堪惆怅落花前。
陆氏称龙终妄矣,汉家得鹿更空焉。
白衣居士深深说,青眼胡僧远远传。
刚地无人知此意,不堪惆怅落花前。
注释
业薪:比喻一生的辛勤劳动。心火:内心的热忱或忧虑。
浪死:虚度光阴而死。
虚生:空虚的生活。
妄矣:虚妄不实。
汉家:指汉朝。
得鹿:比喻争夺天下。
空焉:最终落空。
白衣居士:身着白衣的文人。
青眼:表示欣赏或尊重的目光。
胡僧:来自胡地(指非汉族地区)的僧人。
刚地:坚强的内心世界。
此意:此处所指的深刻含义。
不堪:难以承受。
惆怅:忧郁、伤感。
翻译
一生辛劳如薪火,每日受煎熬自古皆然。陆家自诩龙种,终究虚妄;汉朝争夺天下,最终也为空谈。
白衣居士深沉讲述,青眼胡僧远播其言。
壮志未酬,无人理解此情,面对落花倍感惆怅。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贯休的《山居诗二十四首》中的第十八首。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英雄难以留下的感慨。
"业薪心火日烧煎,浪死虚生自古然" 这两句用鲜明的笔触描绘出生命如同干柴一般,在时间的洪流中迅速燃尽,强调了历史上的许多事物都像泡沫一样短暂而不可靠。
"陆氏称龙终妄矣,汉家得鹿更空焉" 这两句提到历史上一些著名的事例,如陆压之称龙、刘邦得鹿等,原本被看作是吉祥的象征,但最终都成为空谈,表明了世事难料和虚幻。
"白衣居士深深说,青眼胡僧远远传"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位穿着白衣的隐者在深山中讲述道理,而一位有着蓝色眼睛(即西域胡人)的僧侣将这些道理传播得很远。这里可能是诗人对知识和智慧传承的一种赞美。
"刚地无人知此意,不堪惆怅落花前"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受,认为在这片广阔而坚硬的大地上,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心意。面对着纷纷扬扬的落花,诗人感到无比的哀愁和不堪承受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英雄辈出的深沉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于智慧传承的关切以及个人的孤独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