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渠自怀归计,人因恼别情全文

渠自怀归计,人因恼别情

宋末元初 · 杨公远
蜀魄抑何灵,年年不负盟。
才过百五日,便作两三声。
渠自怀归计,人因恼别情
凄凉无处著,那更雨如倾。

注释

蜀魄:指蜀地的一种鸟,如杜鹃。
负盟:违背约定。
百五日:端午节,农历五月五日。
两三声:形容鸟儿频繁的鸣叫声。
渠:它,指鸟儿。
怀归计:有回家的打算。
恼别情:因离别而烦恼的心情。
凄凉:悲凉、冷清。
那更:更何况。
雨如倾:形容雨势大,像倒下来一样。

翻译

蜀地的鸟儿啊,为何如此通灵,每年都不违背约定。
刚刚过了端午节没多久,就早早地鸣叫起来两三次。
它自己似乎有了回家的打算,人们因此而心生离别的愁绪。
这孤独凄凉的情景无处安放,更何况又下起了倾盆大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春雨景象,诗人通过听雨中的鹃鸣声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首句“蜀魄抑何灵”用了古代传说中鸟类变成精灵的情节,表达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与向往。接着,“年年不负盟”则是对自然界生命力强盛的肯定,它们每年都会按时复苏,不会辜负生机。

“才过百五日,便作两三声”,这里指的是春天刚刚过去一百多天,蜀鹃就开始发出声音,这里的数字可能有夸张之意,用来强调季节的迅速流转和生命力的早期觉醒。

下面两句,“渠自怀归计,人因恼别情”,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渠指的是水边或溪流,这里可能暗喻诗人自己在思考归属之事;而“人因恼别情”则表达了人在春雨中的感伤,春天的离别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情感波动。

最后,“凄凉无处著,那更雨如倾”,描绘了一幅春雨纷飞、令人心生凄凉之景。这里的“无处著”强调了那种无法寄托的愁绪,而“那更雨如倾”则是对环境氛围的进一步渲染,雨水仿佛倾盆而下,使得诗人内心的凄凉感更加深重。

整首诗通过对春雨和鹃鸣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命力旺盛的赞赏,以及在这样的季节里个人情感上的感伤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