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心本如秋月白,妾颜不共春风发
出处:《秋夜读刘昕宾旭子夜歌因效其体赋三章》
元末明初 · 郭钰
《子夜歌》,歌罢其如明月何。
牵牛织女永相望,不教精卫填银河。
妾心本如秋月白,妾颜不共春风发。
玉兔捣药三千年,近见嫦娥搔白发。
牵牛织女永相望,不教精卫填银河。
妾心本如秋月白,妾颜不共春风发。
玉兔捣药三千年,近见嫦娥搔白发。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的《子夜歌》是郭钰所作,以刘昕宾旭的《子夜歌》为灵感,采用了类似的体裁。诗人通过描绘牵牛织女的神话,表达了对爱情永恒和岁月流转的感慨。
"歌罢其如明月何",开篇以疑问起,如同歌声结束后,明亮的月亮依然高悬,寓意着即使情感表达完毕,心中的思念之情却如明月般难以消减。接下来,诗人将织女与牵牛星的悲剧性爱情故事引入,"牵牛织女永相望,不教精卫填银河",暗示了爱情的坚韧和无法逾越的阻隔,就像精卫鸟试图填平银河一样。
"妾心本如秋月白",诗人以秋月的皎洁比喻自己的纯洁之心,"妾颜不共春风发",则表达了青春不再,岁月无情的感叹。"玉兔捣药三千年",引用嫦娥的典故,进一步强化了时间的漫长和岁月的沧桑,"近见嫦娥搔白发",形象地描绘出嫦娥因孤独而生出白发的画面,暗寓诗人自身的感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借神话传说抒发了对爱情的执着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语言优美,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