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静苔侵茶灶冷,地偏竹绕石屏阴
出处:《游东林用韵二首》
明 · 黄廷用
拥衣步屧到东林,云覆茆斋曲径深。
昼静苔侵茶灶冷,地偏竹绕石屏阴。
蝉吟古树风声细,鱼跃方塘日影沉。
醉卧藤床忘去路,麻姑樽酒故人心。
昼静苔侵茶灶冷,地偏竹绕石屏阴。
蝉吟古树风声细,鱼跃方塘日影沉。
醉卧藤床忘去路,麻姑樽酒故人心。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黄廷用的《游东林用韵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林景象。首句“拥衣步屧到东林”,诗人穿着衣服,轻步行走,足见他对东林寺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接下来,“云覆茆斋曲径深”描绘了茅草小屋隐藏在弯曲的小径深处,被云雾缭绕,显得格外幽静。
“昼静苔侵茶灶冷”写出了白天的寂静,连苔藓都似乎在侵蚀着茶灶,显示出环境的冷寂。而“地偏竹绕石屏阴”则进一步强调了位置的偏远,竹林围绕的石屏投下阴凉,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
“蝉吟古树风声细,鱼跃方塘日影沉”通过蝉鸣和鱼跃的动态画面,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风声的细微和日影的沉静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静中有动的意境。
最后,“醉卧藤床忘去路,麻姑樽酒故人心”以诗人醉卧藤床,忘却归途,与老友共饮的画面收尾,表达了诗人对东林寺的深深留恋以及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林寺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心境,展现出明代文人士大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