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门不载三千牍,抱璞谁偿十五城
出处:《丘当时文学以诗见投用来韵却答》
明 · 张萱
绮岁霞标独擅名,凌云綵笔驾西京。
望门不载三千牍,抱璞谁偿十五城。
潦倒一尊河朔饮,寂寥千古汝南评。
相逢莫笑玄犹白,且解尘缨共濯清。
望门不载三千牍,抱璞谁偿十五城。
潦倒一尊河朔饮,寂寥千古汝南评。
相逢莫笑玄犹白,且解尘缨共濯清。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萱的作品,名为《丘当时文学以诗见投用来韵却答》。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独特见解和对文人交往的深刻感悟。
首联“绮岁霞标独擅名,凌云彩笔驾西京”,以绮丽的霞光比喻诗人的才华,独树一帜,如同在云端驾驭彩笔的文人,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出众的文学成就和高远的艺术追求。
颔联“望门不载三千牍,抱璞谁偿十五城”,通过“三千牍”和“十五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文学作品质量的重视,认为不应仅仅追求数量而忽视品质,同时也暗示了对文坛上某些浮夸现象的不满。
颈联“潦倒一尊河朔饮,寂寥千古汝南评”,描绘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洒脱与豁达,以及对文学价值的独立评价,即使在寂寥之中,也坚持自己的文学立场,不受外界影响。
尾联“相逢莫笑玄犹白,且解尘缨共濯清”,表达了诗人对文人间友谊的珍视,鼓励大家在文学道路上相互理解、支持,共同追求纯净的精神世界,不因外界的误解或偏见而动摇。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卓越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其深邃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是对古代文人精神的生动诠释。